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1/7 量化資料分析

(一) 學習的認知面
Ø 量化資料分析的三大概念:
1. 整理原始數據:問題上的答案,記錄的表格。
(1) Codebook: raw data(原始資料)
(2) Coding book: 整理過的資料
2. 量化資料分析:研究者做一些事情將這些原始資料,變成能夠看到它們在假設上所陳述的為何,包含描述統計與推論統計。
3. 解釋數據:可以解釋或是給與理論一些有意義的結果。
Ø 樣本數:最少不少於30個樣本,每個cell裡面至少要有五個樣本。
Ø 離散數:樣本離平均數的距離。
Ø 單變項分析:包含次數分配、集中量數(眾數、中位數與平均數)、離散趨勢
Ø 雙變項分析:比較兩個變項之間的相關性,相關或是相異(t檢定、卡方檢定、多元迴歸等)。
Ø 描述量化研究之假設時,須以「….在統計上有顯著相關」呈現。
Ø 編碼簿中的錯誤資料以N(null)呈現。


(二) 學習的感受面

對於這一次量化資料分析的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讓我感到有些挫折,也許是因為還沒有修習統計的相關課程,導致很多分析方法或工具看不懂或聽不懂。經過量化研究的小組報告之後,對於這一些統計上的專有名詞是有一些印象,但是要深入去了解數據的分析方法時卻又疑惑不斷,真不知是數學能力不夠好或是邏輯理解能力不足,雖然聽完老師的解說後,還是無法形成具體能理解的概念,我想自己需要再多看看一些量化的文獻或是下學期學好統計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