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10/15 社會科學研究法 {Theory and Research}

一、課堂活動內容
課程的一開始是延續上週所談到如何評估一篇好的文獻,針對葉乃靜老師的一篇文獻對每部分的內容進行分析與評鑑,我們透過兩人一組的方式討論各自的評分方式,經過意見的交流後再共同訂一個最終的分數。在這一次的小組討論後,我發現到目前的我們要去評估一篇好的或不好的文獻是有困難的,可能是我們所看的文獻量還不夠多,對於研究的方法了解不夠深,所以還不能夠很具體的說出我們覺得好或是不好的原因,就只能就老師告訴我們的規則或是看完的感覺來評量。下半堂的課程則是進入到理論與研究的部份,針對社會理論、資訊行為、假說、關係、命題與假設進行探討。

二、學習的認知面
Ø 何謂社會理論?
為一組系統的相關抽象概念或思想,而其濃縮並組織關於社會世界的知識。同時也解釋社會世界如何運作。
Ø 何謂意識型態?
意識型態是不可被驗證的、絕對的、封閉的、不可協商的,且與資料無連結。
Ø 假定:Assumption is given 代表個人立場,為理論中不可驗證的起點或看法,其對於建構理論的解釋是必要的。
Ø 概念:概念即以符號或文字所表達的一種想法。
Ø 關係:概念彼此間的關聯性,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Ø 命題:對兩個或更多變項間的特定關係作理論性的陳述,以使我們了解一個概念的變化是如何由另一個概念的變化來說明。假設:以實證的方式來進行測試的關係稱為假設。

三、學習的行動面
這一次的上課內容中,我對Foster教授所說的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from Kuhlthau不是很了解,因此我就上網查了Kuhlthau教授的這個模式的詳細內容,看完之後對於Kuhlthau的資訊搜尋過程有了較完整的理解。發現到每個人的資訊搜尋路線是有序性的,搜尋資訊的行動由尋求相近的主題到尋求確切的資訊,對於題目的認識由模糊至切題,而尋求過程中將會歷經不確定、樂觀、困惑、澄清、具方向感、抒解、到滿意或不滿意等情緒變化。過程中焦慮及不確性不斷反覆出現,但隨資訊蒐集漸多,問題被釐清,不確定應消除,觀點便清晰開朗。以下是對此資訊搜尋過程整理出的表格:


四、學習的感受面
今天上課透過分組討論的方式我覺得很不錯,因為可以了解其他同學的看法,再透過溝通討論出最後的結果。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多模糊的概念或理論都能藉此機會釐清,同學也會提出不同的觀點或看法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不過對於命題與假設的區別我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要再去看一些參考資料幫助自己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在這次的實作練習之後應該會清楚很多。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10/13 圖書資訊學研究 {Information Policy}

今天的演講邀請了香港大學的Peter Warning教授為我們演講關於資訊政策的議題,在聽完今天的演講內容之後我才比較了解所謂的資訊政策所探討的內容為何。之前在大學時期較少能接觸到政策方面的議題,因此當我在演講前聽到資訊政策的時候較難體會其中討論或包含的範圍。在演講的一開始,教授利用歷史引導出資訊政策的起源,而資訊政策的目的與概念為追求公共利益。簡言之,資訊政策是為了資源的使用、保存、創造與交流所制定的原則或標準。資訊政策的實施可以小至個別的組織機構,或是大至追求公共利益。對於圖書館而言,資訊政策的目的有六:
1. 引導圖書館的營運
2. 為圖書館人員提供決策上的支配
3. 確保高品質的圖書館服務
4. 確保有智慧的使用圖書館資源
5. 對圖書館人員與讀者提供公平一致的待遇
6. 使資訊能夠透明化

除此之外,資訊政策還包含許多相關議題如:審查制度、智慧財產權、著作權與資訊隱私等等的問題,這些都是資訊政策探討的問題。

在所有的議題當中,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資訊政策當中公平性的問題,正如Warning教授所舉的例子,大學生與圖書館館長的借閱權限與待遇一定是不同的,大學生與研究生的借閱數量與借期也會有不同,雖然這樣看起來似乎違反了圖書館資訊政策中所論及的公平性原則,但是我聽了教授的原因之後覺得非常有道理,因為每位使用者的”需求”不同,因此我們也應該提供不同的服務與標準,所以公平性原則的前提是要依據使用者的需求以提供相對的待遇。
另外,像是工程學院的學生與商學院的學生在借閱量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差別,因為工程學院的學生較著重在教科書的使用,而商學院的學生除了教科書之外還需要補充許多課外的新訊息與知識,因此,若單就借閱量來評估學生的使用率也是不符合公平性的,因為他們的需求不同。

這一次的演講讓我學到很多我之前都沒有接觸的領域,也好在Warning教授講的速度不會太快,也透過舉例的方式讓我能夠更具體的理解資訊政策所探討的內容,而且深刻的體會到資訊政策的重要性與其涵蓋的議題。從這一次的演講當中對資訊政策有初步的基礎與概念之後,相信以後若接觸到更深入的內容與相關議題,我能夠學到更多且有更深的意會。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10/8 社會科學研究法 {Reviewing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一、課堂活動內容
今天是Foster教授上的第一堂課,上課的內容是探討有關文獻檢閱的主題,這次上課的重點有四個方面。
1. 為什麼我們需要進行文獻檢閱?
2. 什麼是文獻檢閱?
3. 我們可以從哪裡找到文獻?
4. 我們要如何評鑑一篇研究文章?

Foster教授首先藉由研究步驟引導我們了解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區別,研究過程是透過演譯法的方式進行的,量化研究是在第一階段(Select Topic)進行文獻檢閱,而且理論先於研究。而質化研究則是在研究的最後產生理論。

二、學習的認知面

  • 什麼是文獻檢閱:為知識之累積建立假設,讓研究者可以互相分享研究結果,進而能夠相互學習。
  • 為什麼要進行文獻檢閱:將知識做連結,將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連結,並整合與摘要研究領域的知識,從其他文獻中學習與刺激新的想法。
  • 文獻檢閱的類型:

1. self-study review: 作者證明對於特定主題的熟悉程度,通常為教育計畫或課程要求的一 部份。

2. content review: 作者將特定的研究連結到更大範圍的知識當中。

3. integrative review: 通常出現在文獻的第二章,呈現與摘要目前相關的知識與論點。

4. methodological review: 比較與評估各種研究中不同研究法的優缺。

5. theoretical review: 相同主題呈現出的理論與概念,以假設. 邏輯. 或範圍比較之。

6. historical review: 藉由追溯時間的方式,對於文獻的概念. 理論. 或研究方法之歷年發展進行文縣檢閱。

三、學習的行動面

1. LIS學術資源的清單:

  •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
  • 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 NBI NET
  •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 圖書與資訊學刊
  • LISA
  • LISTA
  •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 圖書資訊學研究
  •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 國家圖書館館刊
  •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2. 自己進行文獻檢閱的經驗:

前一陣子幫老師做研究計畫時要尋找有關圖書館統計標準的相關文獻,首先我會到期刊篇目資料庫或是其他資料庫利用關鍵詞查找圖書館統計標準的相關資料,但是這是一個資料量比較少的領域,因此,所能找到的資料相當有限。於是我再透過更大範圍的檢索詞彙進行檢索以取得更多的資料,找到符合的資料之後,我透過滾雪球的方式,利用文獻的參考資料找到更多符合的資料,再從這些資料尋找文獻全文進行閱讀。

四、學習的感受面

這一堂由Foster教授所教授的課讓我備感壓力,也許是因為老師講話的速度較快,又帶有英式口音的關係,所以在理解上比較吃力,我想也很有可能是我還沒有適應老師吧! 所以在之後的幾堂課都要很認真的聽講,課前也要先做完備的預習,才能幫助自己更快的進入狀況。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10/8 圖書資訊學研究

專題演講一: 10/08(三)上午9:30-12:00
地點: 教育大樓3樓第一會議室
講者: 穆祥明教授 from Univ.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講題: Practical Issu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ing Infrastructure Design

今天的演講同樣又請到穆教授為我們講授有關知識管理的議題,今天的
題目相較於上星期的語義索引來得有親和力,對我而言啦! 而且知識管理是我想要去了解的一門學問,在大學修習期間都沒有機會去接觸知識管理的領域,但是隨著其需求的提升,也讓我想要了解知識管理到底是在探討什麼內容。

知識管理的定義為有關知識的清點、評估、監督、規劃、取得、學習、流通、整合、保護、創新活動,並將知識視同資產進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進知識資產價值的活動,均屬於知識管理的內容。結合個體與團體,將個體知識團體化,將內隱知識外顯化;結合組織內部與外部,將外部知識內部化,將組織知識產品化,則屬於知識管理的過程(--劉常勇) 。另外,穆教授對於知識管理的解讀則是資訊透過(data-information-knowledge)的過程,藉由相互之間的關係與連結加入context中,讓知識是大家所能形成共識的。而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組織整個群體的知識,促進組織內部的知識流通,提昇成員獲取知識的效率,進而形成有利於知識創新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

穆教授以他們與GE(奇異)公司的合作案為例,與我們解說在企業界當中透過圖書資訊的角度來實行知識管理的實際案例。透過教授的介紹,才了解在如此規模大的公司也會出現資訊檢索與使用上的大問題,因為他們的員工無法找到他們想要的資料,而GE公司所面臨最大的問題為缺乏完備的搜尋項目、搜尋結果缺乏相關性以及搜尋結果的順序缺乏組織性。穆教授分析完公司的系統之後,讓我感到有點驚訝,因為對於圖書館所使用的資訊檢索資料庫言而,這樣的需求是必備而且很基本的,對於一個企業公司,他們的資訊檢索反而沒有這樣的功能,以至於使用者在使用的時會覺得相當不方便也不合乎使用需求。


最後,有同學問到圖書資訊領域的人才將來在所謂的業界是否能占有一席之地,抑或是我們只能就是在傳統的圖書館中當館員呢? 不管是穆教授或是小蝶老師都覺得目前圖資的人才的出路已經越來越多元了,像是在資料庫公司、google、yahoo等公司,除此之外,我們圖資領域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項優勢,另外,我們也應慶幸我們在除了這一些電腦相關的工作之外,我們還有圖書館的工作可以做。而且,我也很贊同小蝶老師說到"有能力與才華的人是不怕被埋沒的,因為機會是會留給那些有能力的人,"因此我們應該是要抱著樂觀與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10/1 社會科學研究法 {研究的面向}

一、課堂活動內容
除了老師的講解之外,這一次的上課方式是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整理出各章節的重點,然後製作成簡報與大家說明與分享。透過小組成員的腦力激盪與討論之後,結合大家的意見,歸納之後統整出一份精簡的文字說明。

二、學習的認知面
* 透過分類會的與不會的為個人化的學習方式。
* 假定(assumption) v.s.假設(hypothesis)
歸納法v.s.演繹法
Ø 歸納法(inductive): 找多方資料,歸納出結果,研究過程與問題是由漫長的觀察法而來的,最後才會得到一個假設。
Ø 演繹法(deductive): 將抽象的概念變成具體能操作的變項,再利用這些變項進行統計或計算,推衍出結果。
* 偽科學的特質: use of vague, exaggerated or untestable claims, 沒有進展的研究, 個人化概念, use of misleading language
* 內部效度(測量的工具是否能夠反應測量的特質)和外部效度

研究方法的四大要素
Ø 測量(measurement): 用數字測量(量化)研究物件,設計適當的研究儀器(instrument)、測量工具。與內部效度(測量的工具是否能夠反應測量的特質)有關,測量的兩要素為命名與分類(質化)(在大量的資料中進行分類並反應事實)。效度與編碼員的一致性有關。
Ø 樣本: 可能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像是以偏概全,導致測量的外部效度有問題。以小樣本推估大樣本的結果可能造成過度概化。
Ø 信度: 即研究方法的可靠性與一致性。
Ø 效度: 研究法是否能有效測出研究結果,顯示出真實度。

三、學習的行動面
今天這一堂課透過快速學習的方式,抓取每一章節的重點來說明,但是其實有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還是需要多看一些實際的例子才能比較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覺得自己在看書的時候都是直接從頭看到尾,但是看完之後卻無法得到一個確定的概念,這堂課中透過同學的解說與組織,讓我能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找到每一章節的重點,然後能立即理解其中的理論。在這次上課之後,我發現到自己需要改變研讀研究方法的方式,因為從頭看完一次的方式無法完全了解書本當中的內容,看了那麼久的時間相對而言也很沒有效率,反觀這一次的小組討論,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大家能一起討論,互相交流會與不會的地方,如此一來自己也能馬上理解不懂之處。因此,之後可能可以透過與同學相互討論的方式提昇讀書效率。

四、學習的感受面
上完今天的課程之後,深深的覺得自己不會或不懂的地方還很多,有可能是因為我對於教科書的內容還沒有完全理解,亦或是閱讀的知識還不夠多,因此在學習上會感到有點挫折,因為總是覺得這邊不太會,那邊又不是很懂的情況。不過,透過討論學習的方式確實能讓我在討論過程中解除一些心中的疑惑與問題。期望在之後的學習上能夠透過多發問與討論,讓自己越來越能理解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的精隨。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10/1 圖書資訊學研究

專題演講一: 10/01(三)上午9:30-12:00
地點: 教育大樓3樓第一會議室
講者: 穆祥明教授 from Univ.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講題: Bibliographic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No Blames On Users (書目隱性語義索引: 使用者無錯)

心得與收穫: 在聽演講之前,看到是探討關於語義索引的標題就已經讓我昏了一半,因為這是在圖資領域中我一直感到排斥而且從來沒深入了解的領域。而且要接觸一堆數學公式和系統流程圖更是讓我一個頭兩個大阿!不過,在聽了穆教授的演講之後,我發現到其實探討的議題不是那麼的數理導向,而是著重在資料檢索的問題上。而這個問題在我大學的時候修資料庫檢索的課程時就有探討過相關的問題,老師常常告訴我們recall ratio和precision ratio的區別與使用者在使用資料庫的時候若下不同的檢索詞彙與關鍵字的時候,將會得到不同的檢索結果。因此在檢索過程當中要追求recall ratio或precision ratio時,就需要輸入不同檢索詞彙。但是對於一般的使用者而言,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透過詞彙的控制取得他們需要的檢索結果,所以,由使用者的知識所輸入的辭彙與資料庫系統中所認定的語義之前形成了落差,導致使用者無法取得所要的結果。

穆教授所做的研究即是透過潛在語義的連結,為使用者取得更多相關的資料,而不會因為語彙的不同而不能檢索到完整的結果。在穆教授的研究之外,在演講的過程中小蝶老師也與大家討論了為何一般人比較喜歡用yahoo而不是google來查詢資料?經過老師的講解之後我才知道原來yahoo是利用人工的方式控制檢索的關鍵字,統計出最常出現的關鍵字查詢,然後將檢索資料的排序依使用者的需求頻率做排列,這也符合了使用者檢索的習慣與偏好,因為他們要查的資料都會排在前面幾頁的檢索結果,這樣也就讓他們覺得yahoo的檢索符合使用者需求,也就造成了越來越多人在找資料的時候會優先使用yahoo查找。

但是對於另一群的使用者如:研究生、學術人員、或是需要查找專業領域的使用者而言,google確實比yahoo能夠提供更豐富的資料。就我的使用經驗來說,我常覺得yahoo無法提供太多學術性或專業性的資料,或是對於一些專業詞彙就無法提供正確的資料,反倒是google能夠提供較多有用的資料。但是在查詢一般性的資料時,像是一些時事性或是熱門的辭彙,我就覺得yahoo比較能夠提供即時的資料,而就會覺得google給的資料太多了,不知從何看起。如此的檢索結果的呈現讓我思考到我們在搜尋資料的時候應該如何決定我們要使用哪一個檢索工具才能得到最符合的結果呢? 就系統製作者的角度來看,都是希望能使用者能檢索到滿意的資料,但是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所追求的資料是不同的,有些使用者是希望資料越多越好,希望recall ratio高一些,但是有些使用者是需要符合需求,相關性的資料,因此他們希望precision ratio越高越好。如此一來,在使用者的詞彙之下,檢索系統應該如何設計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讓系統的語義與使用者詞彙結合以提供完整並精確的資料,這將會是個持續探討與研究的議題,相信在未來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