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12/22 李鶴立教授 {Information Structures & Traditional Chinese Bi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在這學期最後一次聽演講的圖書資訊學研究的課當中,同樣邀請到來自Wisconsin-Milwaukee大學的教授為我們演講關於Information Structures和學術使用者的研究。演講的一開始,李鶴立教授就很詳細的為我們解說何謂collection以及structuring,教授也跟我們介紹一個相當有名的學者Cutter,也就是提出principle of user convenience的學者,他發明了以使用者為導向的字典式目錄,為的就是要將使用者使用目錄的方便性納入考量,而非以館員的角度來編製目錄。Information Structures的相關議題牽涉到館藏發展、資訊組織以及資訊尋求行為,由此可見Information Structures跟圖資的核心學科其實是息息相關的,但是我們卻沒有特別注重或是加以探討這一個領域的研究。而李鶴立教授對於這一個領域有相當的興趣與研究讓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從李教授的研究中,她針對五個要素之間的連結進行探討,分別是使用者、文件、館藏的結構、三者的相互影響以及環境,透過紮根理論的研究方法對30位使用者進行深度訪談,結果發現大學生與教授兩者之間的資訊行為是很不同的。

另一方面,李教授也針對國內外的圖書館首頁與我們進行探討,像是台大圖書館或是Milwaukee大學的圖書館首頁都包含很多的資訊與連結,而有些資源的連結的描述不是很清楚或是過於抽象,導致使用者在使用上可能會感到焦慮或是不知從何著手,因此像是網頁資料的組織與結構也是相當重要的,太過繁雜的資料或是缺乏組織架構的資料都會讓使用者在使用資源上造成困擾或是疑惑。

李教授與我們分享的第二個研究議題是關於Traditional Chinese Bi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也是就是目錄學的歷史沿革,從以前的七略、漢書藝文志即可初見目錄的架構,因此目錄學實為相當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門學科,而現在研究分類編目、目錄學這一個領域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趨向數位及網路領域的研究,其實是有點可惜。而李鶴立教授相當難得的對圖書資訊領域最傳統的領域有濃厚的興趣,並且對目錄學加上新的見解,將傳統學科融合新的理論而產生出新的火花。

最後,我想非常發人深省的一個部份就是既然分類編目及目錄學是我們圖資領域相當核心並且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個領域,但為什麼沒有什麼人想要往這一個領域進行研究?而目錄與編目不也是圖資人與其他專業領域的人最不同也最有價值的部份?這個問題實在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12/15 大陸四所大學圖資系主任座談會

這次四位大陸圖資學系所的系主任來台灣參訪,剛好趁這個機會與我們分享與交流目前大陸的圖書資訊學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四位系主任分別是武漢信息管理學院的肖希明主任、南開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的柯平主任、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的曹樹金主任以及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的沈固朝主任。四位系主任都簡略的介紹了各所的特色、課程與未來展望,聽完之後發現到其實大陸的圖資系所在專業課程的部分跟我們所上的課程是大同小異的,都含有傳統的圖書館課程像是目錄學、編目、檢索等,而隨著時代的轉變,也融入資訊的領域,培養電腦方面的人才。不過我覺得很不同的是,大陸的圖資教育似乎把圖書館領域與電腦領域區分的很開,也就是學生在選擇領域的時候會把這兩個領域看成全然不同的發展方向。相較於台灣的圖資教育好像沒有那麼刻意去劃分,聽到很多優秀的學長姐們也許不是電腦專長的,但是也有在網路公司發展的,而電腦專長的學生也不見得會進入電腦公司上班,也許在圖書館界擔任數位化或是自動化相關的職務。所以我覺得台灣這邊的圖資教育比較偏向整合、融合的走向,而大陸的圖資似乎就切割的比較明顯,也因此造成圖書館組的人很少,而電腦組的人很多的情況。不過,會形成這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市場需求的影響,而導致越來越多學生選擇就業機會較高的電腦資訊組。

但是可以供我們參考的部份是大陸圖資教育與就業市場的融合相當密切,系所會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讓他們在畢業之後能夠找到適合的工作,因此圖書資訊的教育上會考慮現實面,教育學生成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而非僅侷限在圖書館中。我想這樣的供需導向能夠讓唸圖資學生們感到比較有目標,因為比較能保障學生們的能力是能符合市場需求的。

經過這一次的交流,讓我有機會了解到別的地方的圖書資訊學是如何發展的,可以藉此機會比較看看共同與不同的地方在哪裡,聽聽看別人是如何經營這個領域的,抑或是吸取一些優點與經驗,這樣的交流也頗有趣的。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12/17 論文撰寫技巧與分享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美美老師講授論文寫作上應如何找問題、寫作的結構、標點符號的注意事項等。
2. 曾發表過論文的同學經驗分享:維寧、柏堯和易耿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寫論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找出研究問題,從自己有興趣的議題著手,多看一些相關的文獻或資料取得一個大略的概念,而在選擇資料的時候要選擇具有權威性的文章,也就是文章的原點,最原始的資料。
2. 博碩士論文的結構:包含篇首、主體、結論及展望、參考文獻和附錄。主體與結論及展望為論文之正文部份。主體中所包含的研究工具包含訪談或是問卷的問題,以及問卷如何發展的。
3. 研究目的是相當需要注意的一個部份,不是要寫探討什麼議題,而是為什麼要探討這些研究問題。
4. 文獻探討的聚焦方式:先蒐集背景文獻,再從許多背景文獻中找出相關文獻,進而交集出最相關的文獻,也就是key papers。

(三) 學習的行動面
班上三位同學分享論文寫作經驗如下:
維寧-
維寧的題目是針對「公共圖書館新移民女性服務手冊制定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而她的研究動機是因為參加了一場相關議題的研討會而激發她想做這一個題目,而維寧也跟我們分享了她撰寫論文上的心路歷程,她覺得撰寫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瓶頸,從資料的蒐集、資料的分析到論文的改寫過程都是會遇到一些困難的地方,不過只要堅持到最後,都是可以完成的。

柏堯-
柏堯用很不同的方式跟同學分享他在寫論文的過程,像是柏堯覺得最困難的部份是選定題目,因為一開始有可能會題目的範圍太大或是已經有其他人做過相似的題目了,因此多看文獻是很重要的,從閱讀的過程當中才能夠找到問題所在而且找到適合做的題目。而柏堯也覺得換題目也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找到不適合研究的題目之後,又要再慢慢回去思考還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做的。關於論文撰寫的部份,柏堯與我們分享相當寶貴的經驗,就是內容要言之有物,文章內容要有關聯性,並且具有清楚的脈絡。另外,柏堯也介紹了做研究好用的一些小工具,像是質化分析軟體Nvivo 以及打逐字稿專用的豆子謄稿機,我想這些在以後都會有用到的機會,現在可以好好學起來。

易耿-
易耿主要是與我們大家分享他的研究議題與內容,是有關於數位典藏標準的研究,他分享了他是如何找研究主題,然後透過比較國內外的標準分析比較出之間不同。從他的介紹當中,我們也能夠很深刻的了解到要做一個研究會遇到很多瓶頸或是感到灰心的事,像是在資料的蒐集過程中也有可能會遇到對方不願意給予回應等等的狀況發生,所以一定要很有耐心地面對這些困境。

(四) 學習的感受面
聽完老師給予我們一些指引性的講授之後,同學們的分享能讓我們真正了解到要完整地作做完一個研究的過程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及心力,而且遇到挫折或是困難也都是必經的過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靜下心,很有耐心的慢慢找出問題所在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是我們之前聽Kuhlthau教授演講時她勉勵大家的話,就是說做研究是不能心急的,遇到瓶頸也是要勇敢的面對它,不要輕言放棄,最後一定會得到研究成果的!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12/10 Dr. Carol Collier Kuhlthau 座談會

這一次很難得的能在我們修習研究方法的過程中,請到我們剛好在課堂中學到ISP Model的發起人Kuhlthau教授。能與圖資界大師級的Kuhlthau教授進行座談實在是很令人印象深刻也幸運的一次經驗,在見到她本人之前我一直以為她是一位老奶奶,畢竟能創造出ISP Model這樣經典之作的學者感覺會像是資歷豐富或是老字輩的大師,結果當看到Kuhlthau教授本人的時候還真讓我驚訝了一下,因為看起來實在是相當地年輕呢!

座談的一開場Kuhlthau教授就為我們詳細的解說了她當時是如何產生ISP Model的構思與動機,同時她也詳細的講解了ISP Model的形成過程,以及每個階段的代表涵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Kuhlthau教授說促使她提出這個模式的原因是因為她擔任過學校圖書館員,從學校圖書館的工作經驗當中她發現到高中生查詢資料的過程中都會經歷認知、行動與情感三方面的歷程轉變,最後發展出資訊搜尋歷程的模式。除了介紹ISP Model之外,Kuhlthau教授也介紹了兩本她近期出版的新書,聽完書籍介紹之後,我覺得有機會應該要借來讀一下,因為對於如何做研究都有相當的幫助,像是應該如何產生研究問題等等,應該是非常值得好好研讀一下。

對於今天Kuhlthau教授的座談會,我覺得相當受用的是教授分享了很多做研究的經驗給我們,像是她勉勵我們做研究是花時間的,所以我們不要心急,要慢慢去享受研究的過程,並且從中得到做研究的樂趣,因為研究的過程畢竟是急不得的。這一次真的是很幸運能夠親眼目睹到Kuhlthau教授本人並且分享到她的研究歷程與心得,希望將來能夠有機會再聽到Kuhlthau教授的演講。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12/8 圖書資訊學研究 {Semantic Web and Ontology}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我們大家都相當熟悉的柯皓仁老師,也剛好我這一學期有修柯老師的數位出版,因此聽老師演講的感覺很像平常上課的感覺,而且老師也介紹了一些文件格式,像是XML, RDF, and RDFS等,聽一聽更是有一種上數位出版課程的感覺。不過今天老師主要是針對語義網和本體論的部份進行解說,根據老師引用Tim Berners-Lee大師所描述的定義,語義網是個可被機器直接或間接處理的資料網路。而語義網的核心意義是希望能透過一個標準格式(如:HTML),變成電腦可以理解的語義(Metadata),而使整個網際網路成為一個通用的資訊交換媒介,進而拓展全球知識網(Adapted from Wiki)。實際的案例就像老師所舉的例子,透過一致的標準格式,只要寫一個小程式,就可以從不同家網路書店的書目當中抓取需要的資料,進而比較價錢,像是台大的met@cat也就是透過這樣的機制抓取需要的資料。另外老師也提到一些mash-up的實例,像是透過Google map與商家介紹結合,提供消費上的方便性,像這樣mash-up例子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是會更廣泛的被使用的。

第二個部份是針對Ontologies(本體論)的介紹,這一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博碩士論文之間的關連性分析,博碩士論文之間可以透過指導教授或是關鍵字的關連性找出哪些是相關程度高的論文,因為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學生可能會做類似主題的論文,而從關鍵字找相關的文章也是能夠找出一些關聯性頗高的論文。我想這種技術或是概念對我們要撰寫論文的同學們是相當有幫助的,因為我們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找到我們能夠參考的文獻,雖然不一定能全然正確,整合的過程中也很有可能出現相關性其實不高的文獻,但是我相信之後資訊組織是可以漸漸改善這個問題的。

12/5 [2008]圖書資訊學論文研討會

這一次是我第一次參加正式的研討會,而且是從頭聽到尾的一次經驗。雖然整場研討會是聽得我非常疲倦,但是在學長姐或是其他學校的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過程當中我獲得到的是寶貴的論文計畫書與論文改寫期刊的分享經驗。也許報告者的題目不是我所熟悉或是相當感興趣的,但是從別人做研究的過程中與經驗分享中我體認與學習到的是如何做研究的方法與研究過程。從眾多個優秀的作品當中,我們也是參考別人的作法然後吸取個別的優點,當作我們之後研究上的楷模。
上午場的研討會主要是針對得獎的論文計畫書之發表與討論,就三位報告人的題目來說,我對於師大學姊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相關判斷研究」比較有興趣,也許是因為跟資訊素養與教育有關聯,所以我也就比較想知道學姊的研究議題到底是什麼。不過另外兩位的報告者的題目也是相當特別,像是書目連結關係的題目是我覺得很欽佩的一個題目,可能是我對於metadata這樣的領域不是很擅長也不特別有興趣,所以我覺得探討書目之間的關連性是很特別也相當突出的一個議題。不過聽完之後發現到其實並沒有像我想像中的那麼複雜,也相當期待這篇論文的完成。另外,聽完學姊的報告之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對研究方法所下的工夫與用心,因為要設計一份能夠讓國小生填答的問題與取樣是不容易的,再加上學姐運用多種研究方法來取得研究結果也是相當令我佩服在資料蒐集過程中的縝密安排。最後一位報告者對於視障者服務的議題也是做了很精闢的解說,在文獻分析的部份相當用心與仔細地組織相關的概念與理論。

下午場的內容則是包含了美美老師的演講還有得獎的論文發表,關於美美老師的演講內容我相信我們碩一的同學們都不陌生,因為我們目前就是在經歷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而老師在每一次的上課過程中也會導引大家學習的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的磨鍊自己的態度與思考方式,學習和理論打交道,動手演練與實作,才能體會到應該如何學好研究方法。最後壓軸的論文發表也是讓我們體認到完成一篇論文是需要花上許多心力去做到最好,而且是每個小細節都是需要嚴格要求的,就是要秉持著研究者謹慎的態度,才能完成一份好的論文。這次的論文研討會實在是讓我獲益良多,希望在吸取優秀的報告者的經驗之後,我能夠應用到未來自己寫的論文中,完成一篇也能夠得獎的論文。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12/3 Research Methods {非反應式研究}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分享目前為止學習研究方法的心得
進入本週的主題之前,美美老師希望大家分享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與心得。大部分的同學都反應到經過質化研究海報的練習之後,我們都學習到很多寶貴的學習經驗與知識,或是對研究方法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能夠去評鑑與分析其他論文的優缺點與研究法,提出個人的見解以及學習「存疑」的態度。對我來說,我自己也認為製作質化海報的過程讓我學習也體驗到很多以往不曾經歷的歷練。相較於大學的報告內容,老師都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或給予指示性的意見,而現在我學到的是獨立式的思考方式,老師不給我們太多的限制或是範圍,完全讓我們自己組織與思考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種種的作業或練習都是同學們或是組員之間腦力激盪產生出來的成果。學習過程中讓我感到受益最多的就是每次的 ”learning by doing”,透過實作的過程能夠清楚地發現自己不會的地方在哪裡,雖然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但是從錯誤當中也同時把之前不了解的地方釐清了,這才是學習的目的!
2. 非反應式研究之內容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非反應式研究:指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或是行為的資料蒐集與測量方法。
2. 內容分析:簡言之,內容分析就是分析文本內容,以系統化和客觀化的方式分析內容的脈落與意義。
3. 內容分析法的編碼
Ø 顯性編碼:針對文本表面上可見的內容加以編碼,計算一個句子或字在文本中出現了幾次。
Ø 隱性編碼:針對文本中的內容進行語義上的分析,由研究者定義與解釋編碼系統,如:紅色代表危險或重要的意思。
4. 次級資料:指既存的、曾被蒐集過的、整理後的資料。
5. 次級資料的分析:研究者從既存的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6. 內容分析 v.s. 歷史比較分析:內容分析是對於表面內容進行分析,其兼具質化與量化的分析方式,除了進行文本編碼之外,會計算分析的數量,產生統計數據。

(三) 學習的行動面
這個學期即將結束,質化與量化研究也學習得差不多了,質化研究的報告之後,緊接著就是對量化研究的深入探討,這次同樣是透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方式了解量化研究的研究議題、研究問題、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的方法。我們這一個小組決定要針對調查法進行探討,透過調查法相關的文獻閱讀,希望能歸納與比較出調查法的研究內容與結果。

(四) 學習的感受面
回顧學習研究方法的歷程我發現到研究方法實在是一門相當抽象與複雜難懂的課程,但是經過一點一滴的學習累積與自我消化之後,我覺得現在漸漸對研究方法有一點頭緒與理解了。從抽象的概念中學習雖然常常會感到很挫折,常常會弄不清楚到底某個理論所指的是什麼,其內涵所指為何? 但是藉由一次次的課堂練習機會或是實際演練,也就對原先抽象的概念有了具體的理解,也能夠慢慢描繪出自己學習研究方法的知識樹了。我想就如同美美老師所講的,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就像是在練一套武功,除了知道應該如何練之外,實際動手操作與長時間的練習更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12/1 圖書資訊學研究 {文獻探討}

這一次圖書資訊學研究是我們相當熟悉的Foster教授指導我們如何整合與撰寫文獻分析,雖然我們在研究方法的課堂也有大略的提到何謂文獻分析與文獻分析的類型等等,但是這一次老師的內容比較傾向藉由具體的例子來告訴我們整合是文獻分析應該怎麼寫。

演講後自己釐清內容後,了解到文獻分析的過程不只是要呈現與寫出主題相關的源流知識之外,提出個人的意見與想法也是整合文獻分析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重點。另外,每個大的部份之下要有小結作為結論,利用這樣的架構來寫文獻分析才會產生一個具有組織性與關連性的文獻分析。

11/17 圖書資訊學研究 {知識組織}

這一次的演講請到世新大學資傳系的阮明淑老師為我們說明有關知識組織的相關議題,資訊組織是大學修習期間的必修課程之一,而那時大一所學的資訊組織主要是針對各種類型資源的編目為主,所以一整學期的課程都是在學習如何編目。但是阮明淑老師帶給我們的觀念跟我們以前所學大有不同,老師主要是在分析 ”data-information-knowledge” 的觀念,針對資料與知識的連結,以及資料如何變成知識。

目前很多企業等機構會聘請專家為他們進行知識組織,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結合領域或場域之下的知識,並且經過整理分類等步驟組織整合成特定的知識網。知識組織的需求主要是因為資訊超載的問題所延伸出來的,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的資料,但是如何選擇正確的或是有用的資料卻是個問題,因此能否將資料分類、進行索引就變得相對的重要許多。

除了資訊組織相關的議題之外,阮老師也與我們分享許多寶貴的經驗,像是老師分享了一些做人處世的經驗與態度讓我們學習,提醒我們要懷抱著「快樂」的心情與態度面對一切事物,這樣才會有動力去面對。另外,在學習上也是要虛心求教,抱著積極認真的態度去學習,也許剛開始什麼都不會,但是經過努力地學習是有可能會超過哪些原本會的人,因此要不怕苦,保持愉快的態度積極面對一切。我想這一些話帶給我很大的激勵,而且也讓我能夠放在心中時時提醒自己。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11/19 調查研究 {Survey Research}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數位學習物件(DLO)的評鑑,透過評鑑者的角度(無預先設計的評鑑表)對DLO的操作與使用上給予評估與建議。
2. 問卷調查法的探討
3. 問卷設計的練習
4. 上週實驗法作業檢討與分享

(二) 學習的認知面
Ø 調查研究依循演繹的法則,也就是有一套既定的理論架構。
Ø 調查研究的優點為標準化的資料分析方式,缺點為研究脈落較難建構,能夠正確回答問題之效度較弱。
Ø 如何建構一份好的問卷:理論架構要強大,操作定義要清楚。
Ø 問卷的長度:以20分鐘內可回答完畢者為佳
Ø 調查研究的步驟:
1) 形成假設理論:由理論產生命題,由命題產生假設
2) 進行步驟設計
3) 決定取樣方法
4) 實際進行
5) 整理資料/分析資料
6) 撰寫

(三) 學習的行動面
根據問卷編寫原則,修改一下問卷:
1. 我覺得這個DLO的介面容易使用(0至10分量表)
2. 我覺得這個DLO的內容結構容易理解(0至10分量表)
3. 我覺得這個DLO的學習效果很好(0至10分量表)
4. 我最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5. 我最不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6. 我對這個DLO的建議是(text)
經過與小組成員的討論後,我們將問卷修改為:
在問卷開始前描述何謂數位學習物件(DLO)?1~3題利用較小範圍的選項如:非常同意、同意、尚可、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取代原本0~10這種較大範圍的量表,4~6題則保留原本開放性問題的形式。另外,我們這一組也有考慮要修正原本問卷的用字,像是”理解”一詞可能有點抽象,希望替換為其他更具體的詞來形容等。

(四) 學習的感受面在上課之前對於問卷調查法的印象都是方便統計、施測容易等正面評價,而且問卷調查法也是論文中最頻繁應用的研究方法,但是上完這一單元之後,我深深覺得要設計一份有效且好的問卷是很困難的,甚至會比其他研究方法來得複雜,因為一份好的問卷設計是需要遵循許多重要的原則,如:避免語意模糊、避免引導式問句或是用字等都是需要嚴謹的選擇,否則問卷的信度與效度都會有所影響。自己本身有許多填寫問卷的經驗,有時候會覺得問卷的題目沒有設計好真的會讓填答的人不知所措,而後影響到回答內容的正確性。課堂中修改問卷的練習活動也提供我們動手實作的機會,結果發覺到要編寫出一份完美的問卷真的是不容易的,果然就像老師所說,要透過不斷的練習才會知道如何設計出一份好的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