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演講邀請到我們大家都相當熟悉的柯皓仁老師,也剛好我這一學期有修柯老師的數位出版,因此聽老師演講的感覺很像平常上課的感覺,而且老師也介紹了一些文件格式,像是XML, RDF, and RDFS等,聽一聽更是有一種上數位出版課程的感覺。不過今天老師主要是針對語義網和本體論的部份進行解說,根據老師引用Tim Berners-Lee大師所描述的定義,語義網是個可被機器直接或間接處理的資料網路。而語義網的核心意義是希望能透過一個標準格式(如:HTML),變成電腦可以理解的語義(Metadata),而使整個網際網路成為一個通用的資訊交換媒介,進而拓展全球知識網(Adapted from Wiki)。實際的案例就像老師所舉的例子,透過一致的標準格式,只要寫一個小程式,就可以從不同家網路書店的書目當中抓取需要的資料,進而比較價錢,像是台大的met@cat也就是透過這樣的機制抓取需要的資料。另外老師也提到一些mash-up的實例,像是透過Google map與商家介紹結合,提供消費上的方便性,像這樣mash-up例子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是會更廣泛的被使用的。
第二個部份是針對Ontologies(本體論)的介紹,這一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博碩士論文之間的關連性分析,博碩士論文之間可以透過指導教授或是關鍵字的關連性找出哪些是相關程度高的論文,因為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學生可能會做類似主題的論文,而從關鍵字找相關的文章也是能夠找出一些關聯性頗高的論文。我想這種技術或是概念對我們要撰寫論文的同學們是相當有幫助的,因為我們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找到我們能夠參考的文獻,雖然不一定能全然正確,整合的過程中也很有可能出現相關性其實不高的文獻,但是我相信之後資訊組織是可以漸漸改善這個問題的。
學術研究與寫作之性質
14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