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11/12 Research Methods {實驗研究}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架構圖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將概念分類之後,給予概念操作型的定義
2. 不懂的概念定義
Ø 依變項:因自變項的操縱而發生改變的變項稱之,即實驗的結果。
Ø 控制變項:增加實驗變異量到最大,排除無關變異量,減低誤差變異量到最少。
Ø 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實驗組與控制組人數不相等,並實施前測與後測。
Ø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因研究無法達到完全隨機分組,故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排除前測差異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將實驗組與控制組安排到程度相當時,例如實驗學校早已經能力分班,或是有一些足以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項,卻是實驗者即使知道也無法用實驗控制的方法來加以排除。要避免這類變項的干擾,我們可以採取共變數分析的方法。共變數:變項共同改變的情形。

(三) 學習的行動面
課堂中老師讓我們兩兩一組練習如畫出一個實驗研究架構圖,一開始我們很不知所措因為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而且對於實驗研究中所涉及的處遇、自變項、依變項等定義都還不是完全了解,所以我們這一組在討論如何找出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過程就花了很多時間在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經過我與維寧討論的過程中,許多上課沒有釐清的概念也在討論的過程中理解了許多,最後我們總結了我們的想法與詮釋畫出了我們這一組的實驗架構圖,雖然不是完全的正確,但是最後老師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與討論各組的結果時,很多模糊的部分都透過同學的範例與老師的解說得到修正,經過修正之後我們的架構圖如下:

(四) 學習的感受面
今天上完課的感覺是深深覺得「聽」跟「做」完全是兩回事,因為聽老師講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應該都已經理解或懂了,但是一旦要自己動手實作的時候才發現我不懂的地方還真多,模糊不清的概念也是一堆,真是落差很大。不過在實作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部份就是模糊的概念能夠在與同學的討論之中得到很多解答,也許在討論的過程中會感到有些挫折或無力因為討論不出結果或是沒有正確方向的指引,不過經過大家腦力激盪出結果之後是很感動也很有成就感的,最重要的是,經過這樣思考出來的結果通常都會印象深刻,不會像聽過的內容一陣子就忘記了,所以多多思考與操作的學習方式是很有助於學習的。

11/10 圖書資訊學研究 {RFID與資訊隱私+圖書館訴願}

這一次的演講內容主要在探討RFID背後所牽涉到的相關議題,主要是RFID的技術能夠輕易地透露出個人資訊,沒有考慮到讀者的隱私與資訊隱私的問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又稱為無線射頻身分識別,是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利用RFID技術進行館藏盤點、流通與管理,這個技術能夠讓讀者在進館的同時讓館員取得進館讀者的資料,就管理端的角度來看,RFID技術很顯然地讓館員能夠以快速又便利的方式管理讀者紀錄,但是就讀者的角度來看,在如此無聲無息的狀態之下就洩漏出個人資訊是直接侵犯到個人的隱私。

隨著RFID的廣泛使用,除了圖書館的使用之外,RFID也漸漸應用到服務業,像是蘇小鳳老師播放的IBM廣告就完全展露出RFID不僅暴露消費者購買的物品資訊,甚至可以追蹤消費者其他領域行為,諸如行程、地點、動線等。因此,RFID記載之資料是否足使特定人的個人資料有揭露的危險,是否侵犯個人資訊之隱私就是相對重要也值得考量的問題了。但是哪些資訊是可以放入RFID tag中的,而哪些資訊又是不適合放入的就有必要區分清楚,像是就診紀錄、病史及使用藥物資訊、地點追蹤、使用紀錄(如:產品或場所使用紀錄、圖書館進出或借閱書籍紀錄等)都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資訊,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是否應該告知當事人,目前的RFID均為使用人蒐集使用,毋需當事人同意,但是其中包含的借還書紀錄或是購物品牌、種類、金額、購買地點及日期等資料也是應該依據隱私權的角度告知使用者才妥當。

我想隨著RFID技術的廣泛使用,政府或管理者都需要找出可以解決RFID技術可能侵害隱私的方式,例如:利用科技技術的方式阻擋RFID傳輸資訊的過程等,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讀者或使用者應有受告知的權利,而不是等到隱私受到侵害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技術所隱藏的問題。之前在大學期間剛好有做了市圖智慧圖書館使用RFID流通系統滿意度的調查,有發現到大部分的讀者都只知道RFID的優點與便利性,能夠節省他們借還書的時間,但是卻幾乎沒有人提出負面的疑問或是質疑這樣新的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因此,在RFID大規模地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之前,使用者與管理者都須共同面對關於RFID之隱私權保護課題,以兼顧消費大眾之權益及基本權保障。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11/3 Research Methods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探討質化資料分析
2. [練習]對田野筆記進行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

(二) 學習的認知面
Ø 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形式之相似性
1. Inferential(推論): 提供或解釋所觀察到之資料的意義
2. Public method/process(公開的方法/過程): 研究者呈現其研究設計
3. Comparison in central: 將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加以比較
4. Strive to avoid errors, false conclusions, misleading inferences: 避免錯誤、有問題的結論及誤導的推論
Ø 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形式之相異性
1. 量化資料分析較標準化;質化資料分析較不標準化
2. 量化資料會等到資料都蒐集完成才進行資料分析;質化資料在蒐集資料階段即開始進行分析
3. 量化通常是演繹的(從理論開始,然後研擬假設再開始進行研究);質化通常是歸納的(從資料開始,經過分析,理論是研究的產物)
4. 量化資料分析使用統計分析;質化資料分析使用非統計分析
Ø 解釋的三種類型:因果、詮釋、結構,質化分析的解釋的特質比較不抽象,詳細描述情境,說明複雜的過程。
Ø 質化資料的編碼
1. 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蒐集資料的第一階段,從大量的語料庫中進行命名與分類,將主題進行分類並給予標籤。
2. 主軸式編碼(Axial Coding):start with codes,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es. 從有組織的最初編碼開始,檢視最初的編碼,增加概念之間的關聯性。E.g. T1-before marriage, T2-after marriage, T3-end of the marriage…
3. 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Coding):major concept of coding scheme, 再一次掃描資料和之前的編碼,選擇性的檢視能反映主題的個案,最後進行比較或對照。

(三) 學習的行動面
今天課堂中Foster教授讓我們練習實作開放式譯碼,一開始我們都不太了解應該如何進行編碼,不知道該如何訂coding scheme,因為大家對於資料的解讀不盡相同,但是在小組成員的討論之後,我們將資料分成七個coding scheme,分別是WK(working)、DR(dress)、MA(marriage)、NE(negative thinking)、AT(attitude)、DK(drinks)和PO(positive thinking),在看過別組的coding scheme之後,發現大家對於主題的分類概念都不同。最後,老師解答了正確的編碼方式與例子,發現老師的編碼方式如下:Female, Experience, Dress, Swearing, and Reason。與老師的編碼方式相較後,發現老師所用的編碼都比較具體,能夠馬上連結到清楚的概念,像是MA(marriage) 和AT(attitude)都太過抽象,因此在第一階段的編碼要盡量具體化,避免抽象的概念。

(四) 感受面
這堂課讓我印象最深的部份就是開放式編碼的練習活動,透過實際練習質化資料的分析方式,讓我深刻的學習到編碼的過程與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裡,畢竟僅單方面聽老師口頭講解能夠理解的程度還是有限,而且聽懂了也不見得就能夠在正確應用在實際演練上,像是老師都告訴我們該如何做,可是自己在實際操作的當下卻是隱藏一堆問題與疑惑,而且經過慢慢釐清頭緒之後做出的結果也與標準結果有一些差距,不過真正實作後再經由老師的指點修正就完全理解整個概念了。因此我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實際演練是學習歷程中必備的一個步驟,雖然做的過程是艱辛或是會感到挫折的,但是在過程中總會得到一些收穫。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11/5 圖書資訊學研究 {數位學習}

今天數位學習的主題邀請到同樣是政大圖檔所的陳志銘教授為我們演講有關於他多年在數位學習領域上的研究與成就。數位學習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令我相當有興趣的圖資領域,可能是因為在大學時期有修讀教育學程的關係,所以對於教育背景知識有一點認知。另外,因為近年來數位與教育結合廣為提倡的風氣下,讓我對於教育與數位資源的結合感到好奇,因此想要更深入了解數位學習的領域與圖資領域的結合會是如何的結果,之後也有興趣朝這個領域發展。

陳志銘教授對於數位學習模式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從電腦輔助教學(CAI)、網路學習(Web-based learning)、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到目前的情境感知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Conten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從陳老師的研究中我覺得很令人佩服的他能根據這些學習模式直接製作一個數位學習的系統或網站進行研究,這樣的研究不但需要相當的知識理論作為背景知識的支持,電腦領域的技能與技術也是必須的能力,總言之,如此從無生有、全部自己一手包辦設計出的研究實在是讓人很敬佩,要兼顧理論與技術的研究是相當困難的。

另外,陳老師也對數位學習在圖資領域的應用提出一些可能性與未來的研究議題。數位學習目前最廣為結合的就是數位典藏了,因為可以藉由數位典藏的資源進行教學,最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就是歷史領域的數位學習了,博物館裡的收藏品目前都漸漸數位化,提供實品的圖片與介紹,因此學生可以藉由遊戲或是瀏覽的方式進行學習。數位學習與數位圖書館的結合是我有興趣進行研究的範圍,數位圖書館提供經過挑選的教材,方便師生擷取、儲存與檢索資訊。相較於傳統圖書館,數位圖書館能夠提供更便利的資源取用服務,但是目前國內對於數位圖書館應用於數位學習上的研究少之又少,讓我相當困惑,既然數位圖書館能夠提供如此豐富的教材,為什麼無法結合到教學上?對此問題陳老師也提出了說明,因為使用者使用數位圖書館的意願不高,數位圖書館並沒有被廣泛使用,而且數位圖書館的館藏尚未組織完備,還無法直接當教材來使用,未來也許在數位館藏上加強,製作數位教材,與數位學習平台連結,達到數位學習與數位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學習。

由陳老師做的計畫當中,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數位學習網站或是數位學習的應用,像是如wiki機制的annotation功能應用在網頁上,行動學習的英文字彙學習與圖書館利用教育透過任務導向的學習方式引導讀者正確使用圖書館與查找資料,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行動學習英文字彙的部份,學生可以透過連線追蹤方式進行學習,走到哪就能學習所屬環境中的英文字彙,更奇妙的是系統還能依學生程度給予不同的單字難度,這樣的系統實在是讓我們感到相當驚奇,也很想實際去用用看。最後,探討到數位學習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雖然目前國內持續提倡與推廣使用數位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而且也宣傳數位學習模式相較於傳統教學模式擁有較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等優勢,但是,數位學習仍然不被廣泛使用,它始終無法完全取代傳統面授教學方式。我認為國情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因為我們還是比較習慣到教室的環境中與老師面對面互動學習,再者因為國內地域的關係,不需要廣泛應用數位學習的原因是因為到各地都很便利,通勤上不會造成太大的困難。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我覺得是介面使用的問題,因為許多老師不習慣使用系統介面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他們需要另外花時間去學習如何操作數位學習平台,這對於較年長的老師來說較為困難,而不同的系統介面在操作上也不同,因此會讓許多老師望之卻步,還是選擇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較為便利。要讓數位學習能應用於教學層面,我想最基礎要解決的問題就如同陳老師所提議的,未來的教師們除了修習專業領域教材教法之外,網路資源教材教法是進行數位學習模式教學優先必備的一項條件。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10/27 圖書資訊學研究 {書目計量學}

對於書目計量學的主題,這一次請到對這個領域有相當程度研究的蔡明月老師來為我們授課。提到書目計量學,在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就是國內圖資領域中對於這一個領域最有研究的應該也就是蔡明月老師了吧!書目計量學對我們來說是個比較沒有深刻概念的一個領域,可能是以前也沒有這一個領域的基礎或是概念,對於書目計量學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由統計的方法分析引用文獻的次數而已。不過在蔡老師介紹完書目計量學的歷史與概念之後,讓我對書目計量學完全的改觀,因為老師表示資訊科學的兩大領域不外乎就是引文分析與資訊檢索,而且書目計量學一詞也是早在1948年就已經被提出了,所以其實書目計量學是個擁有歷史背景的領域阿!而書目計量學其實是在資訊計量學之下的一部份,資訊計量學包含許多子領域,像是書目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引用文獻分析以及進入網路時代所發展出的網路計量學,而進行資訊計量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出所謂的核心(core)資訊,而透過組織、分類等量化方式得到結果。

除了資訊計量學的背景與意義之外,蔡明月老師也進一步探討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評鑑,正如近年來學術界吹起的評鑑風,從中小學到大專院校都為評鑑一事忙地全校上下雞飛狗跳,只因為評鑑的結果好壞與排名是大家看重與在意的。然而,其實評鑑在某些方面是不客觀的,因為評鑑的標準是相同的,把每一個受評單位置於相同的基準點上卻沒有考慮到個別的差異性。舉學術論文發表的排名為例,每年度的第一名與第二名不是台大就是成大,其他學校都無法擠上前幾名,會造成這樣結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將各級學校至於同一條件下比較,台大與成大都有完備的理工學院,而理工領域的期刊發表數量與機會都較其他領域學科來的大很多,像是政大等沒有理工學系的學校就很難與他們相比,因此這樣的評鑑方式是不夠客觀的,但是如此的量化評鑑一公佈出來馬上就會大眾對於結果有直接的反應與評價而不會考慮到數據背後的差異性。

我覺得今天這三小時很像是在上課而不是在聽一段演講,可能是因為蔡明月老師是用授課的方式引導我們了解何謂書目計量學,從起源一直到延伸的議題。另外,看到蔡明月老師所指導的研究生所寫的論文也是讓我很驚訝,看到那本論文的厚度讓我心想說做書目計量學領域的都要做哪麼厚嗎?另一點讓我很疑惑的是既然書目計量學那麼重要,為什麼研究書目計量學的人不多呢?

另外,蔡明月老師演講過程中問了幾個問題讓我既心虛又印象深刻,老師說讀圖書資訊學的學生一定要知道圖資領域的代表人物、重要學會和期刊有哪些,蔡老師一問完我整個傻了一下,因為真的要我回答我還真的回答不出來幾個,真是太糟糕了!上完課後我一定要去好好準備一下這個”基本”的問題。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10/29 實地研究 (Field Research)

一、課堂活動內容
探討實地研究法(Field Research)的邏輯與研究內涵。
組織Group Investigation的問題,進行分組。

二、學習的認知面
Ø 何謂實地研究?
以自然主義(在自然環境中觀察一般事務)為基礎,研究發生在實地裡,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對事件直接觀察。
Ø 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不同:
1. 質化研究觀察自然環境中發生的事件;量化研究觀察設計過的或控制的現象,透過實證的方式加以驗證。
2. 質化研究講求社會意義之解讀,解讀參與者的觀點而非研究者的觀點,由現場產生出的意義,自然情境中產生,無預先的設計。一群人對現象的共同理解,相較於字典意義或字面上的意義,社會意義是所謂"圈內人 (insider)"對現象的理解。
3. 質化研究的研究問題是開放的,沒有預設觀點的研究問題,且沒有預先之假設。
Ø 民族誌(Ethography):描述某種文化以及從原來的觀點去了解另一種生活方式。
Ø 民族誌對於文化的假定:意義是推論出來的,真實意義的重要性。包含顯性知識(可觀察的表現於外之社會事件)與隱性知識(不可觀察之文化規範)。民族誌的描述是透過詳實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進行撰寫。
Ø 訪談筆記之撰寫:調查訪談(結構式) v.s 實地研究訪談(非結構式)

Ø 實地研究的步驟:
1. 自身準備,閱讀文獻,去除自我觀點
2. 選定一個實地,並且獲得進入的機會
3. 進入實地,建立社會關係
4. 融入社會角色,學習風俗習慣
5. 看,聽,蒐集質化資料
6. 分析資料
7. 著重情境中的面向,運用理論取樣
8. 進行實地訪談
9. 慢慢脫離並離開場域
10.完成分析

Ø 田野筆記的類型:
1. 隨手筆記 (jotted notes)
2. 直接觀察的筆記:依照進入實地的日期、時間、地方來排列進行記錄。
3. 研究者的推論筆記:根據「直接觀察的筆記」進行社會意義的推論。
4. 分析筆記:利用方法論記錄計畫、技巧、倫理和過程中的決策。
5. 個人筆記:記錄個人感受與情緒反應。

三、學習的行動面
下半堂的課程Foster教授與我們一起討論Group Investigation的小組題目,經過一番修改之後,我們這一組的題目是確定是 ”What stud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have us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what were their findings?” 確定題目後,我們這一組立即與Foster教授約了 Task 2 小組討論的時間,經過約一小時的時間討論出副標題、取得資料的來源與關鍵詞,完整地規劃出我們接下來的搜尋步驟。

四、學習的感受面
上完今天這一堂課後有種沉重的感覺,因為我們要實際進入實地作一次實地調查之外,還要完成Group Investigation的討論。不過與Foster教授討論之後,深深覺得有老師的帶領之下我們真的能夠很有方向的討論完成,而且一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馬上提問或者跟老師討論,這對於上完課抱著滿腹疑問的我非常有幫助,能夠跟著老師的引導進行思考,同時也對接下來要進行的活動更加了解,知道要如何做。目前有老師的帶領讓我釐清了很多原本不甚了解的地方,之後自己要更積極地採取行動,透過多查資料自學或是問老師問題來幫助自己學習。

10/22 命題(Proposition)與假設(Hypothesis)

一、課堂活動內容
這一堂課的重點在於分辨何謂命題與假設,Foster教授舉了幾個同學的例子,經過大家一起修改與討論,告訴我們怎樣的命題是具體、不會範圍太廣泛的,接下來再藉由命題撰寫假設為何。我自己練習的命題與假設如下:

Proposition 1: Tradition is connected to Taiwanese aborigines’ culture and their information behavior.
Hypothesis 1: Taiwanese aborigines do not seek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f they can rely on their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Proposition 2: Or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preserve their culture and help them get/deliver the information.
Hypothesis 2: The more Taiwanese aborigines chat with others, the richer information they get.

再聽完Foster教授的解說之後,我覺得命題與假設好像都要使用比較中庸的字來描述,不能使用主觀的字詞來陳述,像是教授講到陳述假設時可以使用likely or probably等詞來描述就不會太過於主觀或直接。不過因為沒問教授我這樣寫到底對不對,所以之後有機會一定還要去問問看應該如何更改會更好。

二、學習的認知面
Ø 命題:為兩個概念間關連的陳述,邏輯上來說命題可以是正相關或是負相關。
Ø 假設:假設是可經過實證的方式進行測試的。

Ø 撰寫命題與假設的準則:
1. 概念的範圍不要太廣泛,要specific
2. 命題中的概念數不宜太多,一命題中不超過三個概念
3. 命題與假設之間的一致性、協調性
4. 假設是否能夠被測試
5. 關聯中包含具可能性的表達,不要太過於主觀

三、學習的感受面
今天這一堂課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命題與假設之間的關連與撰寫,經過Foster教授一步一步帶領我們分析同學的例子,然後帶著我們改寫錯誤的命題,我能較深刻的體會何謂正確的命題與假設。課堂的最後我們討論這學習的 Group Investigation 該如何進行,首先要先訂一個大的主題與方向,再由這個主題延伸出一些子標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可能是因為時間不足或是我們對這項作業實在是沒有很完整的認知,因此當老師要我們想題目的時候我們都腦筋一片空白,完全沒有任何想法,然後還要帶著一堆疑問回家寫 Task 1 的作業,真是有點無助的感覺,不過等作下去之後應該就知道要怎麼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