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書目計量學的主題,這一次請到對這個領域有相當程度研究的蔡明月老師來為我們授課。提到書目計量學,在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就是國內圖資領域中對於這一個領域最有研究的應該也就是蔡明月老師了吧!書目計量學對我們來說是個比較沒有深刻概念的一個領域,可能是以前也沒有這一個領域的基礎或是概念,對於書目計量學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由統計的方法分析引用文獻的次數而已。不過在蔡老師介紹完書目計量學的歷史與概念之後,讓我對書目計量學完全的改觀,因為老師表示資訊科學的兩大領域不外乎就是引文分析與資訊檢索,而且書目計量學一詞也是早在1948年就已經被提出了,所以其實書目計量學是個擁有歷史背景的領域阿!而書目計量學其實是在資訊計量學之下的一部份,資訊計量學包含許多子領域,像是書目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引用文獻分析以及進入網路時代所發展出的網路計量學,而進行資訊計量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出所謂的核心(core)資訊,而透過組織、分類等量化方式得到結果。
除了資訊計量學的背景與意義之外,蔡明月老師也進一步探討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評鑑,正如近年來學術界吹起的評鑑風,從中小學到大專院校都為評鑑一事忙地全校上下雞飛狗跳,只因為評鑑的結果好壞與排名是大家看重與在意的。然而,其實評鑑在某些方面是不客觀的,因為評鑑的標準是相同的,把每一個受評單位置於相同的基準點上卻沒有考慮到個別的差異性。舉學術論文發表的排名為例,每年度的第一名與第二名不是台大就是成大,其他學校都無法擠上前幾名,會造成這樣結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將各級學校至於同一條件下比較,台大與成大都有完備的理工學院,而理工領域的期刊發表數量與機會都較其他領域學科來的大很多,像是政大等沒有理工學系的學校就很難與他們相比,因此這樣的評鑑方式是不夠客觀的,但是如此的量化評鑑一公佈出來馬上就會大眾對於結果有直接的反應與評價而不會考慮到數據背後的差異性。
我覺得今天這三小時很像是在上課而不是在聽一段演講,可能是因為蔡明月老師是用授課的方式引導我們了解何謂書目計量學,從起源一直到延伸的議題。另外,看到蔡明月老師所指導的研究生所寫的論文也是讓我很驚訝,看到那本論文的厚度讓我心想說做書目計量學領域的都要做哪麼厚嗎?另一點讓我很疑惑的是既然書目計量學那麼重要,為什麼研究書目計量學的人不多呢?
另外,蔡明月老師演講過程中問了幾個問題讓我既心虛又印象深刻,老師說讀圖書資訊學的學生一定要知道圖資領域的代表人物、重要學會和期刊有哪些,蔡老師一問完我整個傻了一下,因為真的要我回答我還真的回答不出來幾個,真是太糟糕了!上完課後我一定要去好好準備一下這個”基本”的問題。
學術研究與寫作之性質
14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