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12/22 李鶴立教授 {Information Structures & Traditional Chinese Bi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

在這學期最後一次聽演講的圖書資訊學研究的課當中,同樣邀請到來自Wisconsin-Milwaukee大學的教授為我們演講關於Information Structures和學術使用者的研究。演講的一開始,李鶴立教授就很詳細的為我們解說何謂collection以及structuring,教授也跟我們介紹一個相當有名的學者Cutter,也就是提出principle of user convenience的學者,他發明了以使用者為導向的字典式目錄,為的就是要將使用者使用目錄的方便性納入考量,而非以館員的角度來編製目錄。Information Structures的相關議題牽涉到館藏發展、資訊組織以及資訊尋求行為,由此可見Information Structures跟圖資的核心學科其實是息息相關的,但是我們卻沒有特別注重或是加以探討這一個領域的研究。而李鶴立教授對於這一個領域有相當的興趣與研究讓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從李教授的研究中,她針對五個要素之間的連結進行探討,分別是使用者、文件、館藏的結構、三者的相互影響以及環境,透過紮根理論的研究方法對30位使用者進行深度訪談,結果發現大學生與教授兩者之間的資訊行為是很不同的。

另一方面,李教授也針對國內外的圖書館首頁與我們進行探討,像是台大圖書館或是Milwaukee大學的圖書館首頁都包含很多的資訊與連結,而有些資源的連結的描述不是很清楚或是過於抽象,導致使用者在使用上可能會感到焦慮或是不知從何著手,因此像是網頁資料的組織與結構也是相當重要的,太過繁雜的資料或是缺乏組織架構的資料都會讓使用者在使用資源上造成困擾或是疑惑。

李教授與我們分享的第二個研究議題是關於Traditional Chinese Bibliographic Classification,也是就是目錄學的歷史沿革,從以前的七略、漢書藝文志即可初見目錄的架構,因此目錄學實為相當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門學科,而現在研究分類編目、目錄學這一個領域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趨向數位及網路領域的研究,其實是有點可惜。而李鶴立教授相當難得的對圖書資訊領域最傳統的領域有濃厚的興趣,並且對目錄學加上新的見解,將傳統學科融合新的理論而產生出新的火花。

最後,我想非常發人深省的一個部份就是既然分類編目及目錄學是我們圖資領域相當核心並且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個領域,但為什麼沒有什麼人想要往這一個領域進行研究?而目錄與編目不也是圖資人與其他專業領域的人最不同也最有價值的部份?這個問題實在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12/15 大陸四所大學圖資系主任座談會

這次四位大陸圖資學系所的系主任來台灣參訪,剛好趁這個機會與我們分享與交流目前大陸的圖書資訊學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四位系主任分別是武漢信息管理學院的肖希明主任、南開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的柯平主任、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的曹樹金主任以及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的沈固朝主任。四位系主任都簡略的介紹了各所的特色、課程與未來展望,聽完之後發現到其實大陸的圖資系所在專業課程的部分跟我們所上的課程是大同小異的,都含有傳統的圖書館課程像是目錄學、編目、檢索等,而隨著時代的轉變,也融入資訊的領域,培養電腦方面的人才。不過我覺得很不同的是,大陸的圖資教育似乎把圖書館領域與電腦領域區分的很開,也就是學生在選擇領域的時候會把這兩個領域看成全然不同的發展方向。相較於台灣的圖資教育好像沒有那麼刻意去劃分,聽到很多優秀的學長姐們也許不是電腦專長的,但是也有在網路公司發展的,而電腦專長的學生也不見得會進入電腦公司上班,也許在圖書館界擔任數位化或是自動化相關的職務。所以我覺得台灣這邊的圖資教育比較偏向整合、融合的走向,而大陸的圖資似乎就切割的比較明顯,也因此造成圖書館組的人很少,而電腦組的人很多的情況。不過,會形成這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市場需求的影響,而導致越來越多學生選擇就業機會較高的電腦資訊組。

但是可以供我們參考的部份是大陸圖資教育與就業市場的融合相當密切,系所會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讓他們在畢業之後能夠找到適合的工作,因此圖書資訊的教育上會考慮現實面,教育學生成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而非僅侷限在圖書館中。我想這樣的供需導向能夠讓唸圖資學生們感到比較有目標,因為比較能保障學生們的能力是能符合市場需求的。

經過這一次的交流,讓我有機會了解到別的地方的圖書資訊學是如何發展的,可以藉此機會比較看看共同與不同的地方在哪裡,聽聽看別人是如何經營這個領域的,抑或是吸取一些優點與經驗,這樣的交流也頗有趣的。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12/17 論文撰寫技巧與分享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美美老師講授論文寫作上應如何找問題、寫作的結構、標點符號的注意事項等。
2. 曾發表過論文的同學經驗分享:維寧、柏堯和易耿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寫論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找出研究問題,從自己有興趣的議題著手,多看一些相關的文獻或資料取得一個大略的概念,而在選擇資料的時候要選擇具有權威性的文章,也就是文章的原點,最原始的資料。
2. 博碩士論文的結構:包含篇首、主體、結論及展望、參考文獻和附錄。主體與結論及展望為論文之正文部份。主體中所包含的研究工具包含訪談或是問卷的問題,以及問卷如何發展的。
3. 研究目的是相當需要注意的一個部份,不是要寫探討什麼議題,而是為什麼要探討這些研究問題。
4. 文獻探討的聚焦方式:先蒐集背景文獻,再從許多背景文獻中找出相關文獻,進而交集出最相關的文獻,也就是key papers。

(三) 學習的行動面
班上三位同學分享論文寫作經驗如下:
維寧-
維寧的題目是針對「公共圖書館新移民女性服務手冊制定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而她的研究動機是因為參加了一場相關議題的研討會而激發她想做這一個題目,而維寧也跟我們分享了她撰寫論文上的心路歷程,她覺得撰寫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瓶頸,從資料的蒐集、資料的分析到論文的改寫過程都是會遇到一些困難的地方,不過只要堅持到最後,都是可以完成的。

柏堯-
柏堯用很不同的方式跟同學分享他在寫論文的過程,像是柏堯覺得最困難的部份是選定題目,因為一開始有可能會題目的範圍太大或是已經有其他人做過相似的題目了,因此多看文獻是很重要的,從閱讀的過程當中才能夠找到問題所在而且找到適合做的題目。而柏堯也覺得換題目也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找到不適合研究的題目之後,又要再慢慢回去思考還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做的。關於論文撰寫的部份,柏堯與我們分享相當寶貴的經驗,就是內容要言之有物,文章內容要有關聯性,並且具有清楚的脈絡。另外,柏堯也介紹了做研究好用的一些小工具,像是質化分析軟體Nvivo 以及打逐字稿專用的豆子謄稿機,我想這些在以後都會有用到的機會,現在可以好好學起來。

易耿-
易耿主要是與我們大家分享他的研究議題與內容,是有關於數位典藏標準的研究,他分享了他是如何找研究主題,然後透過比較國內外的標準分析比較出之間不同。從他的介紹當中,我們也能夠很深刻的了解到要做一個研究會遇到很多瓶頸或是感到灰心的事,像是在資料的蒐集過程中也有可能會遇到對方不願意給予回應等等的狀況發生,所以一定要很有耐心地面對這些困境。

(四) 學習的感受面
聽完老師給予我們一些指引性的講授之後,同學們的分享能讓我們真正了解到要完整地作做完一個研究的過程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及心力,而且遇到挫折或是困難也都是必經的過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靜下心,很有耐心的慢慢找出問題所在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是我們之前聽Kuhlthau教授演講時她勉勵大家的話,就是說做研究是不能心急的,遇到瓶頸也是要勇敢的面對它,不要輕言放棄,最後一定會得到研究成果的!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12/10 Dr. Carol Collier Kuhlthau 座談會

這一次很難得的能在我們修習研究方法的過程中,請到我們剛好在課堂中學到ISP Model的發起人Kuhlthau教授。能與圖資界大師級的Kuhlthau教授進行座談實在是很令人印象深刻也幸運的一次經驗,在見到她本人之前我一直以為她是一位老奶奶,畢竟能創造出ISP Model這樣經典之作的學者感覺會像是資歷豐富或是老字輩的大師,結果當看到Kuhlthau教授本人的時候還真讓我驚訝了一下,因為看起來實在是相當地年輕呢!

座談的一開場Kuhlthau教授就為我們詳細的解說了她當時是如何產生ISP Model的構思與動機,同時她也詳細的講解了ISP Model的形成過程,以及每個階段的代表涵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Kuhlthau教授說促使她提出這個模式的原因是因為她擔任過學校圖書館員,從學校圖書館的工作經驗當中她發現到高中生查詢資料的過程中都會經歷認知、行動與情感三方面的歷程轉變,最後發展出資訊搜尋歷程的模式。除了介紹ISP Model之外,Kuhlthau教授也介紹了兩本她近期出版的新書,聽完書籍介紹之後,我覺得有機會應該要借來讀一下,因為對於如何做研究都有相當的幫助,像是應該如何產生研究問題等等,應該是非常值得好好研讀一下。

對於今天Kuhlthau教授的座談會,我覺得相當受用的是教授分享了很多做研究的經驗給我們,像是她勉勵我們做研究是花時間的,所以我們不要心急,要慢慢去享受研究的過程,並且從中得到做研究的樂趣,因為研究的過程畢竟是急不得的。這一次真的是很幸運能夠親眼目睹到Kuhlthau教授本人並且分享到她的研究歷程與心得,希望將來能夠有機會再聽到Kuhlthau教授的演講。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12/8 圖書資訊學研究 {Semantic Web and Ontology}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我們大家都相當熟悉的柯皓仁老師,也剛好我這一學期有修柯老師的數位出版,因此聽老師演講的感覺很像平常上課的感覺,而且老師也介紹了一些文件格式,像是XML, RDF, and RDFS等,聽一聽更是有一種上數位出版課程的感覺。不過今天老師主要是針對語義網和本體論的部份進行解說,根據老師引用Tim Berners-Lee大師所描述的定義,語義網是個可被機器直接或間接處理的資料網路。而語義網的核心意義是希望能透過一個標準格式(如:HTML),變成電腦可以理解的語義(Metadata),而使整個網際網路成為一個通用的資訊交換媒介,進而拓展全球知識網(Adapted from Wiki)。實際的案例就像老師所舉的例子,透過一致的標準格式,只要寫一個小程式,就可以從不同家網路書店的書目當中抓取需要的資料,進而比較價錢,像是台大的met@cat也就是透過這樣的機制抓取需要的資料。另外老師也提到一些mash-up的實例,像是透過Google map與商家介紹結合,提供消費上的方便性,像這樣mash-up例子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是會更廣泛的被使用的。

第二個部份是針對Ontologies(本體論)的介紹,這一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博碩士論文之間的關連性分析,博碩士論文之間可以透過指導教授或是關鍵字的關連性找出哪些是相關程度高的論文,因為同一個指導教授的學生可能會做類似主題的論文,而從關鍵字找相關的文章也是能夠找出一些關聯性頗高的論文。我想這種技術或是概念對我們要撰寫論文的同學們是相當有幫助的,因為我們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找到我們能夠參考的文獻,雖然不一定能全然正確,整合的過程中也很有可能出現相關性其實不高的文獻,但是我相信之後資訊組織是可以漸漸改善這個問題的。

12/5 [2008]圖書資訊學論文研討會

這一次是我第一次參加正式的研討會,而且是從頭聽到尾的一次經驗。雖然整場研討會是聽得我非常疲倦,但是在學長姐或是其他學校的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過程當中我獲得到的是寶貴的論文計畫書與論文改寫期刊的分享經驗。也許報告者的題目不是我所熟悉或是相當感興趣的,但是從別人做研究的過程中與經驗分享中我體認與學習到的是如何做研究的方法與研究過程。從眾多個優秀的作品當中,我們也是參考別人的作法然後吸取個別的優點,當作我們之後研究上的楷模。
上午場的研討會主要是針對得獎的論文計畫書之發表與討論,就三位報告人的題目來說,我對於師大學姊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相關判斷研究」比較有興趣,也許是因為跟資訊素養與教育有關聯,所以我也就比較想知道學姊的研究議題到底是什麼。不過另外兩位的報告者的題目也是相當特別,像是書目連結關係的題目是我覺得很欽佩的一個題目,可能是我對於metadata這樣的領域不是很擅長也不特別有興趣,所以我覺得探討書目之間的關連性是很特別也相當突出的一個議題。不過聽完之後發現到其實並沒有像我想像中的那麼複雜,也相當期待這篇論文的完成。另外,聽完學姊的報告之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對研究方法所下的工夫與用心,因為要設計一份能夠讓國小生填答的問題與取樣是不容易的,再加上學姐運用多種研究方法來取得研究結果也是相當令我佩服在資料蒐集過程中的縝密安排。最後一位報告者對於視障者服務的議題也是做了很精闢的解說,在文獻分析的部份相當用心與仔細地組織相關的概念與理論。

下午場的內容則是包含了美美老師的演講還有得獎的論文發表,關於美美老師的演講內容我相信我們碩一的同學們都不陌生,因為我們目前就是在經歷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而老師在每一次的上課過程中也會導引大家學習的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的磨鍊自己的態度與思考方式,學習和理論打交道,動手演練與實作,才能體會到應該如何學好研究方法。最後壓軸的論文發表也是讓我們體認到完成一篇論文是需要花上許多心力去做到最好,而且是每個小細節都是需要嚴格要求的,就是要秉持著研究者謹慎的態度,才能完成一份好的論文。這次的論文研討會實在是讓我獲益良多,希望在吸取優秀的報告者的經驗之後,我能夠應用到未來自己寫的論文中,完成一篇也能夠得獎的論文。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12/3 Research Methods {非反應式研究}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分享目前為止學習研究方法的心得
進入本週的主題之前,美美老師希望大家分享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與心得。大部分的同學都反應到經過質化研究海報的練習之後,我們都學習到很多寶貴的學習經驗與知識,或是對研究方法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能夠去評鑑與分析其他論文的優缺點與研究法,提出個人的見解以及學習「存疑」的態度。對我來說,我自己也認為製作質化海報的過程讓我學習也體驗到很多以往不曾經歷的歷練。相較於大學的報告內容,老師都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或給予指示性的意見,而現在我學到的是獨立式的思考方式,老師不給我們太多的限制或是範圍,完全讓我們自己組織與思考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種種的作業或練習都是同學們或是組員之間腦力激盪產生出來的成果。學習過程中讓我感到受益最多的就是每次的 ”learning by doing”,透過實作的過程能夠清楚地發現自己不會的地方在哪裡,雖然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但是從錯誤當中也同時把之前不了解的地方釐清了,這才是學習的目的!
2. 非反應式研究之內容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非反應式研究:指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或是行為的資料蒐集與測量方法。
2. 內容分析:簡言之,內容分析就是分析文本內容,以系統化和客觀化的方式分析內容的脈落與意義。
3. 內容分析法的編碼
Ø 顯性編碼:針對文本表面上可見的內容加以編碼,計算一個句子或字在文本中出現了幾次。
Ø 隱性編碼:針對文本中的內容進行語義上的分析,由研究者定義與解釋編碼系統,如:紅色代表危險或重要的意思。
4. 次級資料:指既存的、曾被蒐集過的、整理後的資料。
5. 次級資料的分析:研究者從既存的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6. 內容分析 v.s. 歷史比較分析:內容分析是對於表面內容進行分析,其兼具質化與量化的分析方式,除了進行文本編碼之外,會計算分析的數量,產生統計數據。

(三) 學習的行動面
這個學期即將結束,質化與量化研究也學習得差不多了,質化研究的報告之後,緊接著就是對量化研究的深入探討,這次同樣是透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方式了解量化研究的研究議題、研究問題、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的方法。我們這一個小組決定要針對調查法進行探討,透過調查法相關的文獻閱讀,希望能歸納與比較出調查法的研究內容與結果。

(四) 學習的感受面
回顧學習研究方法的歷程我發現到研究方法實在是一門相當抽象與複雜難懂的課程,但是經過一點一滴的學習累積與自我消化之後,我覺得現在漸漸對研究方法有一點頭緒與理解了。從抽象的概念中學習雖然常常會感到很挫折,常常會弄不清楚到底某個理論所指的是什麼,其內涵所指為何? 但是藉由一次次的課堂練習機會或是實際演練,也就對原先抽象的概念有了具體的理解,也能夠慢慢描繪出自己學習研究方法的知識樹了。我想就如同美美老師所講的,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就像是在練一套武功,除了知道應該如何練之外,實際動手操作與長時間的練習更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12/1 圖書資訊學研究 {文獻探討}

這一次圖書資訊學研究是我們相當熟悉的Foster教授指導我們如何整合與撰寫文獻分析,雖然我們在研究方法的課堂也有大略的提到何謂文獻分析與文獻分析的類型等等,但是這一次老師的內容比較傾向藉由具體的例子來告訴我們整合是文獻分析應該怎麼寫。

演講後自己釐清內容後,了解到文獻分析的過程不只是要呈現與寫出主題相關的源流知識之外,提出個人的意見與想法也是整合文獻分析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重點。另外,每個大的部份之下要有小結作為結論,利用這樣的架構來寫文獻分析才會產生一個具有組織性與關連性的文獻分析。

11/17 圖書資訊學研究 {知識組織}

這一次的演講請到世新大學資傳系的阮明淑老師為我們說明有關知識組織的相關議題,資訊組織是大學修習期間的必修課程之一,而那時大一所學的資訊組織主要是針對各種類型資源的編目為主,所以一整學期的課程都是在學習如何編目。但是阮明淑老師帶給我們的觀念跟我們以前所學大有不同,老師主要是在分析 ”data-information-knowledge” 的觀念,針對資料與知識的連結,以及資料如何變成知識。

目前很多企業等機構會聘請專家為他們進行知識組織,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結合領域或場域之下的知識,並且經過整理分類等步驟組織整合成特定的知識網。知識組織的需求主要是因為資訊超載的問題所延伸出來的,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的資料,但是如何選擇正確的或是有用的資料卻是個問題,因此能否將資料分類、進行索引就變得相對的重要許多。

除了資訊組織相關的議題之外,阮老師也與我們分享許多寶貴的經驗,像是老師分享了一些做人處世的經驗與態度讓我們學習,提醒我們要懷抱著「快樂」的心情與態度面對一切事物,這樣才會有動力去面對。另外,在學習上也是要虛心求教,抱著積極認真的態度去學習,也許剛開始什麼都不會,但是經過努力地學習是有可能會超過哪些原本會的人,因此要不怕苦,保持愉快的態度積極面對一切。我想這一些話帶給我很大的激勵,而且也讓我能夠放在心中時時提醒自己。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11/19 調查研究 {Survey Research}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數位學習物件(DLO)的評鑑,透過評鑑者的角度(無預先設計的評鑑表)對DLO的操作與使用上給予評估與建議。
2. 問卷調查法的探討
3. 問卷設計的練習
4. 上週實驗法作業檢討與分享

(二) 學習的認知面
Ø 調查研究依循演繹的法則,也就是有一套既定的理論架構。
Ø 調查研究的優點為標準化的資料分析方式,缺點為研究脈落較難建構,能夠正確回答問題之效度較弱。
Ø 如何建構一份好的問卷:理論架構要強大,操作定義要清楚。
Ø 問卷的長度:以20分鐘內可回答完畢者為佳
Ø 調查研究的步驟:
1) 形成假設理論:由理論產生命題,由命題產生假設
2) 進行步驟設計
3) 決定取樣方法
4) 實際進行
5) 整理資料/分析資料
6) 撰寫

(三) 學習的行動面
根據問卷編寫原則,修改一下問卷:
1. 我覺得這個DLO的介面容易使用(0至10分量表)
2. 我覺得這個DLO的內容結構容易理解(0至10分量表)
3. 我覺得這個DLO的學習效果很好(0至10分量表)
4. 我最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5. 我最不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6. 我對這個DLO的建議是(text)
經過與小組成員的討論後,我們將問卷修改為:
在問卷開始前描述何謂數位學習物件(DLO)?1~3題利用較小範圍的選項如:非常同意、同意、尚可、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取代原本0~10這種較大範圍的量表,4~6題則保留原本開放性問題的形式。另外,我們這一組也有考慮要修正原本問卷的用字,像是”理解”一詞可能有點抽象,希望替換為其他更具體的詞來形容等。

(四) 學習的感受面在上課之前對於問卷調查法的印象都是方便統計、施測容易等正面評價,而且問卷調查法也是論文中最頻繁應用的研究方法,但是上完這一單元之後,我深深覺得要設計一份有效且好的問卷是很困難的,甚至會比其他研究方法來得複雜,因為一份好的問卷設計是需要遵循許多重要的原則,如:避免語意模糊、避免引導式問句或是用字等都是需要嚴謹的選擇,否則問卷的信度與效度都會有所影響。自己本身有許多填寫問卷的經驗,有時候會覺得問卷的題目沒有設計好真的會讓填答的人不知所措,而後影響到回答內容的正確性。課堂中修改問卷的練習活動也提供我們動手實作的機會,結果發覺到要編寫出一份完美的問卷真的是不容易的,果然就像老師所說,要透過不斷的練習才會知道如何設計出一份好的問卷。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11/12 Research Methods {實驗研究}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架構圖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將概念分類之後,給予概念操作型的定義
2. 不懂的概念定義
Ø 依變項:因自變項的操縱而發生改變的變項稱之,即實驗的結果。
Ø 控制變項:增加實驗變異量到最大,排除無關變異量,減低誤差變異量到最少。
Ø 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實驗組與控制組人數不相等,並實施前測與後測。
Ø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因研究無法達到完全隨機分組,故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排除前測差異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將實驗組與控制組安排到程度相當時,例如實驗學校早已經能力分班,或是有一些足以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項,卻是實驗者即使知道也無法用實驗控制的方法來加以排除。要避免這類變項的干擾,我們可以採取共變數分析的方法。共變數:變項共同改變的情形。

(三) 學習的行動面
課堂中老師讓我們兩兩一組練習如畫出一個實驗研究架構圖,一開始我們很不知所措因為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而且對於實驗研究中所涉及的處遇、自變項、依變項等定義都還不是完全了解,所以我們這一組在討論如何找出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過程就花了很多時間在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經過我與維寧討論的過程中,許多上課沒有釐清的概念也在討論的過程中理解了許多,最後我們總結了我們的想法與詮釋畫出了我們這一組的實驗架構圖,雖然不是完全的正確,但是最後老師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與討論各組的結果時,很多模糊的部分都透過同學的範例與老師的解說得到修正,經過修正之後我們的架構圖如下:

(四) 學習的感受面
今天上完課的感覺是深深覺得「聽」跟「做」完全是兩回事,因為聽老師講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應該都已經理解或懂了,但是一旦要自己動手實作的時候才發現我不懂的地方還真多,模糊不清的概念也是一堆,真是落差很大。不過在實作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部份就是模糊的概念能夠在與同學的討論之中得到很多解答,也許在討論的過程中會感到有些挫折或無力因為討論不出結果或是沒有正確方向的指引,不過經過大家腦力激盪出結果之後是很感動也很有成就感的,最重要的是,經過這樣思考出來的結果通常都會印象深刻,不會像聽過的內容一陣子就忘記了,所以多多思考與操作的學習方式是很有助於學習的。

11/10 圖書資訊學研究 {RFID與資訊隱私+圖書館訴願}

這一次的演講內容主要在探討RFID背後所牽涉到的相關議題,主要是RFID的技術能夠輕易地透露出個人資訊,沒有考慮到讀者的隱私與資訊隱私的問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又稱為無線射頻身分識別,是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利用RFID技術進行館藏盤點、流通與管理,這個技術能夠讓讀者在進館的同時讓館員取得進館讀者的資料,就管理端的角度來看,RFID技術很顯然地讓館員能夠以快速又便利的方式管理讀者紀錄,但是就讀者的角度來看,在如此無聲無息的狀態之下就洩漏出個人資訊是直接侵犯到個人的隱私。

隨著RFID的廣泛使用,除了圖書館的使用之外,RFID也漸漸應用到服務業,像是蘇小鳳老師播放的IBM廣告就完全展露出RFID不僅暴露消費者購買的物品資訊,甚至可以追蹤消費者其他領域行為,諸如行程、地點、動線等。因此,RFID記載之資料是否足使特定人的個人資料有揭露的危險,是否侵犯個人資訊之隱私就是相對重要也值得考量的問題了。但是哪些資訊是可以放入RFID tag中的,而哪些資訊又是不適合放入的就有必要區分清楚,像是就診紀錄、病史及使用藥物資訊、地點追蹤、使用紀錄(如:產品或場所使用紀錄、圖書館進出或借閱書籍紀錄等)都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資訊,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是否應該告知當事人,目前的RFID均為使用人蒐集使用,毋需當事人同意,但是其中包含的借還書紀錄或是購物品牌、種類、金額、購買地點及日期等資料也是應該依據隱私權的角度告知使用者才妥當。

我想隨著RFID技術的廣泛使用,政府或管理者都需要找出可以解決RFID技術可能侵害隱私的方式,例如:利用科技技術的方式阻擋RFID傳輸資訊的過程等,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讀者或使用者應有受告知的權利,而不是等到隱私受到侵害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技術所隱藏的問題。之前在大學期間剛好有做了市圖智慧圖書館使用RFID流通系統滿意度的調查,有發現到大部分的讀者都只知道RFID的優點與便利性,能夠節省他們借還書的時間,但是卻幾乎沒有人提出負面的疑問或是質疑這樣新的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因此,在RFID大規模地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之前,使用者與管理者都須共同面對關於RFID之隱私權保護課題,以兼顧消費大眾之權益及基本權保障。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11/3 Research Methods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探討質化資料分析
2. [練習]對田野筆記進行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

(二) 學習的認知面
Ø 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形式之相似性
1. Inferential(推論): 提供或解釋所觀察到之資料的意義
2. Public method/process(公開的方法/過程): 研究者呈現其研究設計
3. Comparison in central: 將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加以比較
4. Strive to avoid errors, false conclusions, misleading inferences: 避免錯誤、有問題的結論及誤導的推論
Ø 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形式之相異性
1. 量化資料分析較標準化;質化資料分析較不標準化
2. 量化資料會等到資料都蒐集完成才進行資料分析;質化資料在蒐集資料階段即開始進行分析
3. 量化通常是演繹的(從理論開始,然後研擬假設再開始進行研究);質化通常是歸納的(從資料開始,經過分析,理論是研究的產物)
4. 量化資料分析使用統計分析;質化資料分析使用非統計分析
Ø 解釋的三種類型:因果、詮釋、結構,質化分析的解釋的特質比較不抽象,詳細描述情境,說明複雜的過程。
Ø 質化資料的編碼
1. 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蒐集資料的第一階段,從大量的語料庫中進行命名與分類,將主題進行分類並給予標籤。
2. 主軸式編碼(Axial Coding):start with codes,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es. 從有組織的最初編碼開始,檢視最初的編碼,增加概念之間的關聯性。E.g. T1-before marriage, T2-after marriage, T3-end of the marriage…
3. 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Coding):major concept of coding scheme, 再一次掃描資料和之前的編碼,選擇性的檢視能反映主題的個案,最後進行比較或對照。

(三) 學習的行動面
今天課堂中Foster教授讓我們練習實作開放式譯碼,一開始我們都不太了解應該如何進行編碼,不知道該如何訂coding scheme,因為大家對於資料的解讀不盡相同,但是在小組成員的討論之後,我們將資料分成七個coding scheme,分別是WK(working)、DR(dress)、MA(marriage)、NE(negative thinking)、AT(attitude)、DK(drinks)和PO(positive thinking),在看過別組的coding scheme之後,發現大家對於主題的分類概念都不同。最後,老師解答了正確的編碼方式與例子,發現老師的編碼方式如下:Female, Experience, Dress, Swearing, and Reason。與老師的編碼方式相較後,發現老師所用的編碼都比較具體,能夠馬上連結到清楚的概念,像是MA(marriage) 和AT(attitude)都太過抽象,因此在第一階段的編碼要盡量具體化,避免抽象的概念。

(四) 感受面
這堂課讓我印象最深的部份就是開放式編碼的練習活動,透過實際練習質化資料的分析方式,讓我深刻的學習到編碼的過程與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裡,畢竟僅單方面聽老師口頭講解能夠理解的程度還是有限,而且聽懂了也不見得就能夠在正確應用在實際演練上,像是老師都告訴我們該如何做,可是自己在實際操作的當下卻是隱藏一堆問題與疑惑,而且經過慢慢釐清頭緒之後做出的結果也與標準結果有一些差距,不過真正實作後再經由老師的指點修正就完全理解整個概念了。因此我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實際演練是學習歷程中必備的一個步驟,雖然做的過程是艱辛或是會感到挫折的,但是在過程中總會得到一些收穫。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11/5 圖書資訊學研究 {數位學習}

今天數位學習的主題邀請到同樣是政大圖檔所的陳志銘教授為我們演講有關於他多年在數位學習領域上的研究與成就。數位學習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令我相當有興趣的圖資領域,可能是因為在大學時期有修讀教育學程的關係,所以對於教育背景知識有一點認知。另外,因為近年來數位與教育結合廣為提倡的風氣下,讓我對於教育與數位資源的結合感到好奇,因此想要更深入了解數位學習的領域與圖資領域的結合會是如何的結果,之後也有興趣朝這個領域發展。

陳志銘教授對於數位學習模式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從電腦輔助教學(CAI)、網路學習(Web-based learning)、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到目前的情境感知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Conten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從陳老師的研究中我覺得很令人佩服的他能根據這些學習模式直接製作一個數位學習的系統或網站進行研究,這樣的研究不但需要相當的知識理論作為背景知識的支持,電腦領域的技能與技術也是必須的能力,總言之,如此從無生有、全部自己一手包辦設計出的研究實在是讓人很敬佩,要兼顧理論與技術的研究是相當困難的。

另外,陳老師也對數位學習在圖資領域的應用提出一些可能性與未來的研究議題。數位學習目前最廣為結合的就是數位典藏了,因為可以藉由數位典藏的資源進行教學,最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就是歷史領域的數位學習了,博物館裡的收藏品目前都漸漸數位化,提供實品的圖片與介紹,因此學生可以藉由遊戲或是瀏覽的方式進行學習。數位學習與數位圖書館的結合是我有興趣進行研究的範圍,數位圖書館提供經過挑選的教材,方便師生擷取、儲存與檢索資訊。相較於傳統圖書館,數位圖書館能夠提供更便利的資源取用服務,但是目前國內對於數位圖書館應用於數位學習上的研究少之又少,讓我相當困惑,既然數位圖書館能夠提供如此豐富的教材,為什麼無法結合到教學上?對此問題陳老師也提出了說明,因為使用者使用數位圖書館的意願不高,數位圖書館並沒有被廣泛使用,而且數位圖書館的館藏尚未組織完備,還無法直接當教材來使用,未來也許在數位館藏上加強,製作數位教材,與數位學習平台連結,達到數位學習與數位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學習。

由陳老師做的計畫當中,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數位學習網站或是數位學習的應用,像是如wiki機制的annotation功能應用在網頁上,行動學習的英文字彙學習與圖書館利用教育透過任務導向的學習方式引導讀者正確使用圖書館與查找資料,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行動學習英文字彙的部份,學生可以透過連線追蹤方式進行學習,走到哪就能學習所屬環境中的英文字彙,更奇妙的是系統還能依學生程度給予不同的單字難度,這樣的系統實在是讓我們感到相當驚奇,也很想實際去用用看。最後,探討到數位學習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雖然目前國內持續提倡與推廣使用數位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而且也宣傳數位學習模式相較於傳統教學模式擁有較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等優勢,但是,數位學習仍然不被廣泛使用,它始終無法完全取代傳統面授教學方式。我認為國情因素可能是原因之一,因為我們還是比較習慣到教室的環境中與老師面對面互動學習,再者因為國內地域的關係,不需要廣泛應用數位學習的原因是因為到各地都很便利,通勤上不會造成太大的困難。另一個可能的因素我覺得是介面使用的問題,因為許多老師不習慣使用系統介面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他們需要另外花時間去學習如何操作數位學習平台,這對於較年長的老師來說較為困難,而不同的系統介面在操作上也不同,因此會讓許多老師望之卻步,還是選擇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較為便利。要讓數位學習能應用於教學層面,我想最基礎要解決的問題就如同陳老師所提議的,未來的教師們除了修習專業領域教材教法之外,網路資源教材教法是進行數位學習模式教學優先必備的一項條件。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10/27 圖書資訊學研究 {書目計量學}

對於書目計量學的主題,這一次請到對這個領域有相當程度研究的蔡明月老師來為我們授課。提到書目計量學,在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就是國內圖資領域中對於這一個領域最有研究的應該也就是蔡明月老師了吧!書目計量學對我們來說是個比較沒有深刻概念的一個領域,可能是以前也沒有這一個領域的基礎或是概念,對於書目計量學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由統計的方法分析引用文獻的次數而已。不過在蔡老師介紹完書目計量學的歷史與概念之後,讓我對書目計量學完全的改觀,因為老師表示資訊科學的兩大領域不外乎就是引文分析與資訊檢索,而且書目計量學一詞也是早在1948年就已經被提出了,所以其實書目計量學是個擁有歷史背景的領域阿!而書目計量學其實是在資訊計量學之下的一部份,資訊計量學包含許多子領域,像是書目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引用文獻分析以及進入網路時代所發展出的網路計量學,而進行資訊計量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出所謂的核心(core)資訊,而透過組織、分類等量化方式得到結果。

除了資訊計量學的背景與意義之外,蔡明月老師也進一步探討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評鑑,正如近年來學術界吹起的評鑑風,從中小學到大專院校都為評鑑一事忙地全校上下雞飛狗跳,只因為評鑑的結果好壞與排名是大家看重與在意的。然而,其實評鑑在某些方面是不客觀的,因為評鑑的標準是相同的,把每一個受評單位置於相同的基準點上卻沒有考慮到個別的差異性。舉學術論文發表的排名為例,每年度的第一名與第二名不是台大就是成大,其他學校都無法擠上前幾名,會造成這樣結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將各級學校至於同一條件下比較,台大與成大都有完備的理工學院,而理工領域的期刊發表數量與機會都較其他領域學科來的大很多,像是政大等沒有理工學系的學校就很難與他們相比,因此這樣的評鑑方式是不夠客觀的,但是如此的量化評鑑一公佈出來馬上就會大眾對於結果有直接的反應與評價而不會考慮到數據背後的差異性。

我覺得今天這三小時很像是在上課而不是在聽一段演講,可能是因為蔡明月老師是用授課的方式引導我們了解何謂書目計量學,從起源一直到延伸的議題。另外,看到蔡明月老師所指導的研究生所寫的論文也是讓我很驚訝,看到那本論文的厚度讓我心想說做書目計量學領域的都要做哪麼厚嗎?另一點讓我很疑惑的是既然書目計量學那麼重要,為什麼研究書目計量學的人不多呢?

另外,蔡明月老師演講過程中問了幾個問題讓我既心虛又印象深刻,老師說讀圖書資訊學的學生一定要知道圖資領域的代表人物、重要學會和期刊有哪些,蔡老師一問完我整個傻了一下,因為真的要我回答我還真的回答不出來幾個,真是太糟糕了!上完課後我一定要去好好準備一下這個”基本”的問題。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10/29 實地研究 (Field Research)

一、課堂活動內容
探討實地研究法(Field Research)的邏輯與研究內涵。
組織Group Investigation的問題,進行分組。

二、學習的認知面
Ø 何謂實地研究?
以自然主義(在自然環境中觀察一般事務)為基礎,研究發生在實地裡,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對事件直接觀察。
Ø 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不同:
1. 質化研究觀察自然環境中發生的事件;量化研究觀察設計過的或控制的現象,透過實證的方式加以驗證。
2. 質化研究講求社會意義之解讀,解讀參與者的觀點而非研究者的觀點,由現場產生出的意義,自然情境中產生,無預先的設計。一群人對現象的共同理解,相較於字典意義或字面上的意義,社會意義是所謂"圈內人 (insider)"對現象的理解。
3. 質化研究的研究問題是開放的,沒有預設觀點的研究問題,且沒有預先之假設。
Ø 民族誌(Ethography):描述某種文化以及從原來的觀點去了解另一種生活方式。
Ø 民族誌對於文化的假定:意義是推論出來的,真實意義的重要性。包含顯性知識(可觀察的表現於外之社會事件)與隱性知識(不可觀察之文化規範)。民族誌的描述是透過詳實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進行撰寫。
Ø 訪談筆記之撰寫:調查訪談(結構式) v.s 實地研究訪談(非結構式)

Ø 實地研究的步驟:
1. 自身準備,閱讀文獻,去除自我觀點
2. 選定一個實地,並且獲得進入的機會
3. 進入實地,建立社會關係
4. 融入社會角色,學習風俗習慣
5. 看,聽,蒐集質化資料
6. 分析資料
7. 著重情境中的面向,運用理論取樣
8. 進行實地訪談
9. 慢慢脫離並離開場域
10.完成分析

Ø 田野筆記的類型:
1. 隨手筆記 (jotted notes)
2. 直接觀察的筆記:依照進入實地的日期、時間、地方來排列進行記錄。
3. 研究者的推論筆記:根據「直接觀察的筆記」進行社會意義的推論。
4. 分析筆記:利用方法論記錄計畫、技巧、倫理和過程中的決策。
5. 個人筆記:記錄個人感受與情緒反應。

三、學習的行動面
下半堂的課程Foster教授與我們一起討論Group Investigation的小組題目,經過一番修改之後,我們這一組的題目是確定是 ”What stud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have us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what were their findings?” 確定題目後,我們這一組立即與Foster教授約了 Task 2 小組討論的時間,經過約一小時的時間討論出副標題、取得資料的來源與關鍵詞,完整地規劃出我們接下來的搜尋步驟。

四、學習的感受面
上完今天這一堂課後有種沉重的感覺,因為我們要實際進入實地作一次實地調查之外,還要完成Group Investigation的討論。不過與Foster教授討論之後,深深覺得有老師的帶領之下我們真的能夠很有方向的討論完成,而且一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馬上提問或者跟老師討論,這對於上完課抱著滿腹疑問的我非常有幫助,能夠跟著老師的引導進行思考,同時也對接下來要進行的活動更加了解,知道要如何做。目前有老師的帶領讓我釐清了很多原本不甚了解的地方,之後自己要更積極地採取行動,透過多查資料自學或是問老師問題來幫助自己學習。

10/22 命題(Proposition)與假設(Hypothesis)

一、課堂活動內容
這一堂課的重點在於分辨何謂命題與假設,Foster教授舉了幾個同學的例子,經過大家一起修改與討論,告訴我們怎樣的命題是具體、不會範圍太廣泛的,接下來再藉由命題撰寫假設為何。我自己練習的命題與假設如下:

Proposition 1: Tradition is connected to Taiwanese aborigines’ culture and their information behavior.
Hypothesis 1: Taiwanese aborigines do not seek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f they can rely on their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Proposition 2: Or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aiwanese aborigines to preserve their culture and help them get/deliver the information.
Hypothesis 2: The more Taiwanese aborigines chat with others, the richer information they get.

再聽完Foster教授的解說之後,我覺得命題與假設好像都要使用比較中庸的字來描述,不能使用主觀的字詞來陳述,像是教授講到陳述假設時可以使用likely or probably等詞來描述就不會太過於主觀或直接。不過因為沒問教授我這樣寫到底對不對,所以之後有機會一定還要去問問看應該如何更改會更好。

二、學習的認知面
Ø 命題:為兩個概念間關連的陳述,邏輯上來說命題可以是正相關或是負相關。
Ø 假設:假設是可經過實證的方式進行測試的。

Ø 撰寫命題與假設的準則:
1. 概念的範圍不要太廣泛,要specific
2. 命題中的概念數不宜太多,一命題中不超過三個概念
3. 命題與假設之間的一致性、協調性
4. 假設是否能夠被測試
5. 關聯中包含具可能性的表達,不要太過於主觀

三、學習的感受面
今天這一堂課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命題與假設之間的關連與撰寫,經過Foster教授一步一步帶領我們分析同學的例子,然後帶著我們改寫錯誤的命題,我能較深刻的體會何謂正確的命題與假設。課堂的最後我們討論這學習的 Group Investigation 該如何進行,首先要先訂一個大的主題與方向,再由這個主題延伸出一些子標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可能是因為時間不足或是我們對這項作業實在是沒有很完整的認知,因此當老師要我們想題目的時候我們都腦筋一片空白,完全沒有任何想法,然後還要帶著一堆疑問回家寫 Task 1 的作業,真是有點無助的感覺,不過等作下去之後應該就知道要怎麼做了吧!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10/15 社會科學研究法 {Theory and Research}

一、課堂活動內容
課程的一開始是延續上週所談到如何評估一篇好的文獻,針對葉乃靜老師的一篇文獻對每部分的內容進行分析與評鑑,我們透過兩人一組的方式討論各自的評分方式,經過意見的交流後再共同訂一個最終的分數。在這一次的小組討論後,我發現到目前的我們要去評估一篇好的或不好的文獻是有困難的,可能是我們所看的文獻量還不夠多,對於研究的方法了解不夠深,所以還不能夠很具體的說出我們覺得好或是不好的原因,就只能就老師告訴我們的規則或是看完的感覺來評量。下半堂的課程則是進入到理論與研究的部份,針對社會理論、資訊行為、假說、關係、命題與假設進行探討。

二、學習的認知面
Ø 何謂社會理論?
為一組系統的相關抽象概念或思想,而其濃縮並組織關於社會世界的知識。同時也解釋社會世界如何運作。
Ø 何謂意識型態?
意識型態是不可被驗證的、絕對的、封閉的、不可協商的,且與資料無連結。
Ø 假定:Assumption is given 代表個人立場,為理論中不可驗證的起點或看法,其對於建構理論的解釋是必要的。
Ø 概念:概念即以符號或文字所表達的一種想法。
Ø 關係:概念彼此間的關聯性,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Ø 命題:對兩個或更多變項間的特定關係作理論性的陳述,以使我們了解一個概念的變化是如何由另一個概念的變化來說明。假設:以實證的方式來進行測試的關係稱為假設。

三、學習的行動面
這一次的上課內容中,我對Foster教授所說的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from Kuhlthau不是很了解,因此我就上網查了Kuhlthau教授的這個模式的詳細內容,看完之後對於Kuhlthau的資訊搜尋過程有了較完整的理解。發現到每個人的資訊搜尋路線是有序性的,搜尋資訊的行動由尋求相近的主題到尋求確切的資訊,對於題目的認識由模糊至切題,而尋求過程中將會歷經不確定、樂觀、困惑、澄清、具方向感、抒解、到滿意或不滿意等情緒變化。過程中焦慮及不確性不斷反覆出現,但隨資訊蒐集漸多,問題被釐清,不確定應消除,觀點便清晰開朗。以下是對此資訊搜尋過程整理出的表格:


四、學習的感受面
今天上課透過分組討論的方式我覺得很不錯,因為可以了解其他同學的看法,再透過溝通討論出最後的結果。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多模糊的概念或理論都能藉此機會釐清,同學也會提出不同的觀點或看法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不過對於命題與假設的區別我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要再去看一些參考資料幫助自己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在這次的實作練習之後應該會清楚很多。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10/13 圖書資訊學研究 {Information Policy}

今天的演講邀請了香港大學的Peter Warning教授為我們演講關於資訊政策的議題,在聽完今天的演講內容之後我才比較了解所謂的資訊政策所探討的內容為何。之前在大學時期較少能接觸到政策方面的議題,因此當我在演講前聽到資訊政策的時候較難體會其中討論或包含的範圍。在演講的一開始,教授利用歷史引導出資訊政策的起源,而資訊政策的目的與概念為追求公共利益。簡言之,資訊政策是為了資源的使用、保存、創造與交流所制定的原則或標準。資訊政策的實施可以小至個別的組織機構,或是大至追求公共利益。對於圖書館而言,資訊政策的目的有六:
1. 引導圖書館的營運
2. 為圖書館人員提供決策上的支配
3. 確保高品質的圖書館服務
4. 確保有智慧的使用圖書館資源
5. 對圖書館人員與讀者提供公平一致的待遇
6. 使資訊能夠透明化

除此之外,資訊政策還包含許多相關議題如:審查制度、智慧財產權、著作權與資訊隱私等等的問題,這些都是資訊政策探討的問題。

在所有的議題當中,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資訊政策當中公平性的問題,正如Warning教授所舉的例子,大學生與圖書館館長的借閱權限與待遇一定是不同的,大學生與研究生的借閱數量與借期也會有不同,雖然這樣看起來似乎違反了圖書館資訊政策中所論及的公平性原則,但是我聽了教授的原因之後覺得非常有道理,因為每位使用者的”需求”不同,因此我們也應該提供不同的服務與標準,所以公平性原則的前提是要依據使用者的需求以提供相對的待遇。
另外,像是工程學院的學生與商學院的學生在借閱量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差別,因為工程學院的學生較著重在教科書的使用,而商學院的學生除了教科書之外還需要補充許多課外的新訊息與知識,因此,若單就借閱量來評估學生的使用率也是不符合公平性的,因為他們的需求不同。

這一次的演講讓我學到很多我之前都沒有接觸的領域,也好在Warning教授講的速度不會太快,也透過舉例的方式讓我能夠更具體的理解資訊政策所探討的內容,而且深刻的體會到資訊政策的重要性與其涵蓋的議題。從這一次的演講當中對資訊政策有初步的基礎與概念之後,相信以後若接觸到更深入的內容與相關議題,我能夠學到更多且有更深的意會。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10/8 社會科學研究法 {Reviewing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一、課堂活動內容
今天是Foster教授上的第一堂課,上課的內容是探討有關文獻檢閱的主題,這次上課的重點有四個方面。
1. 為什麼我們需要進行文獻檢閱?
2. 什麼是文獻檢閱?
3. 我們可以從哪裡找到文獻?
4. 我們要如何評鑑一篇研究文章?

Foster教授首先藉由研究步驟引導我們了解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區別,研究過程是透過演譯法的方式進行的,量化研究是在第一階段(Select Topic)進行文獻檢閱,而且理論先於研究。而質化研究則是在研究的最後產生理論。

二、學習的認知面

  • 什麼是文獻檢閱:為知識之累積建立假設,讓研究者可以互相分享研究結果,進而能夠相互學習。
  • 為什麼要進行文獻檢閱:將知識做連結,將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連結,並整合與摘要研究領域的知識,從其他文獻中學習與刺激新的想法。
  • 文獻檢閱的類型:

1. self-study review: 作者證明對於特定主題的熟悉程度,通常為教育計畫或課程要求的一 部份。

2. content review: 作者將特定的研究連結到更大範圍的知識當中。

3. integrative review: 通常出現在文獻的第二章,呈現與摘要目前相關的知識與論點。

4. methodological review: 比較與評估各種研究中不同研究法的優缺。

5. theoretical review: 相同主題呈現出的理論與概念,以假設. 邏輯. 或範圍比較之。

6. historical review: 藉由追溯時間的方式,對於文獻的概念. 理論. 或研究方法之歷年發展進行文縣檢閱。

三、學習的行動面

1. LIS學術資源的清單:

  •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
  • 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 NBI NET
  •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 圖書與資訊學刊
  • LISA
  • LISTA
  •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 圖書資訊學研究
  •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 國家圖書館館刊
  •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2. 自己進行文獻檢閱的經驗:

前一陣子幫老師做研究計畫時要尋找有關圖書館統計標準的相關文獻,首先我會到期刊篇目資料庫或是其他資料庫利用關鍵詞查找圖書館統計標準的相關資料,但是這是一個資料量比較少的領域,因此,所能找到的資料相當有限。於是我再透過更大範圍的檢索詞彙進行檢索以取得更多的資料,找到符合的資料之後,我透過滾雪球的方式,利用文獻的參考資料找到更多符合的資料,再從這些資料尋找文獻全文進行閱讀。

四、學習的感受面

這一堂由Foster教授所教授的課讓我備感壓力,也許是因為老師講話的速度較快,又帶有英式口音的關係,所以在理解上比較吃力,我想也很有可能是我還沒有適應老師吧! 所以在之後的幾堂課都要很認真的聽講,課前也要先做完備的預習,才能幫助自己更快的進入狀況。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10/8 圖書資訊學研究

專題演講一: 10/08(三)上午9:30-12:00
地點: 教育大樓3樓第一會議室
講者: 穆祥明教授 from Univ.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講題: Practical Issu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ing Infrastructure Design

今天的演講同樣又請到穆教授為我們講授有關知識管理的議題,今天的
題目相較於上星期的語義索引來得有親和力,對我而言啦! 而且知識管理是我想要去了解的一門學問,在大學修習期間都沒有機會去接觸知識管理的領域,但是隨著其需求的提升,也讓我想要了解知識管理到底是在探討什麼內容。

知識管理的定義為有關知識的清點、評估、監督、規劃、取得、學習、流通、整合、保護、創新活動,並將知識視同資產進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進知識資產價值的活動,均屬於知識管理的內容。結合個體與團體,將個體知識團體化,將內隱知識外顯化;結合組織內部與外部,將外部知識內部化,將組織知識產品化,則屬於知識管理的過程(--劉常勇) 。另外,穆教授對於知識管理的解讀則是資訊透過(data-information-knowledge)的過程,藉由相互之間的關係與連結加入context中,讓知識是大家所能形成共識的。而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組織整個群體的知識,促進組織內部的知識流通,提昇成員獲取知識的效率,進而形成有利於知識創新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

穆教授以他們與GE(奇異)公司的合作案為例,與我們解說在企業界當中透過圖書資訊的角度來實行知識管理的實際案例。透過教授的介紹,才了解在如此規模大的公司也會出現資訊檢索與使用上的大問題,因為他們的員工無法找到他們想要的資料,而GE公司所面臨最大的問題為缺乏完備的搜尋項目、搜尋結果缺乏相關性以及搜尋結果的順序缺乏組織性。穆教授分析完公司的系統之後,讓我感到有點驚訝,因為對於圖書館所使用的資訊檢索資料庫言而,這樣的需求是必備而且很基本的,對於一個企業公司,他們的資訊檢索反而沒有這樣的功能,以至於使用者在使用的時會覺得相當不方便也不合乎使用需求。


最後,有同學問到圖書資訊領域的人才將來在所謂的業界是否能占有一席之地,抑或是我們只能就是在傳統的圖書館中當館員呢? 不管是穆教授或是小蝶老師都覺得目前圖資的人才的出路已經越來越多元了,像是在資料庫公司、google、yahoo等公司,除此之外,我們圖資領域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項優勢,另外,我們也應慶幸我們在除了這一些電腦相關的工作之外,我們還有圖書館的工作可以做。而且,我也很贊同小蝶老師說到"有能力與才華的人是不怕被埋沒的,因為機會是會留給那些有能力的人,"因此我們應該是要抱著樂觀與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10/1 社會科學研究法 {研究的面向}

一、課堂活動內容
除了老師的講解之外,這一次的上課方式是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整理出各章節的重點,然後製作成簡報與大家說明與分享。透過小組成員的腦力激盪與討論之後,結合大家的意見,歸納之後統整出一份精簡的文字說明。

二、學習的認知面
* 透過分類會的與不會的為個人化的學習方式。
* 假定(assumption) v.s.假設(hypothesis)
歸納法v.s.演繹法
Ø 歸納法(inductive): 找多方資料,歸納出結果,研究過程與問題是由漫長的觀察法而來的,最後才會得到一個假設。
Ø 演繹法(deductive): 將抽象的概念變成具體能操作的變項,再利用這些變項進行統計或計算,推衍出結果。
* 偽科學的特質: use of vague, exaggerated or untestable claims, 沒有進展的研究, 個人化概念, use of misleading language
* 內部效度(測量的工具是否能夠反應測量的特質)和外部效度

研究方法的四大要素
Ø 測量(measurement): 用數字測量(量化)研究物件,設計適當的研究儀器(instrument)、測量工具。與內部效度(測量的工具是否能夠反應測量的特質)有關,測量的兩要素為命名與分類(質化)(在大量的資料中進行分類並反應事實)。效度與編碼員的一致性有關。
Ø 樣本: 可能會造成過度概化的問題,像是以偏概全,導致測量的外部效度有問題。以小樣本推估大樣本的結果可能造成過度概化。
Ø 信度: 即研究方法的可靠性與一致性。
Ø 效度: 研究法是否能有效測出研究結果,顯示出真實度。

三、學習的行動面
今天這一堂課透過快速學習的方式,抓取每一章節的重點來說明,但是其實有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還是需要多看一些實際的例子才能比較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覺得自己在看書的時候都是直接從頭看到尾,但是看完之後卻無法得到一個確定的概念,這堂課中透過同學的解說與組織,讓我能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找到每一章節的重點,然後能立即理解其中的理論。在這次上課之後,我發現到自己需要改變研讀研究方法的方式,因為從頭看完一次的方式無法完全了解書本當中的內容,看了那麼久的時間相對而言也很沒有效率,反觀這一次的小組討論,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大家能一起討論,互相交流會與不會的地方,如此一來自己也能馬上理解不懂之處。因此,之後可能可以透過與同學相互討論的方式提昇讀書效率。

四、學習的感受面
上完今天的課程之後,深深的覺得自己不會或不懂的地方還很多,有可能是因為我對於教科書的內容還沒有完全理解,亦或是閱讀的知識還不夠多,因此在學習上會感到有點挫折,因為總是覺得這邊不太會,那邊又不是很懂的情況。不過,透過討論學習的方式確實能讓我在討論過程中解除一些心中的疑惑與問題。期望在之後的學習上能夠透過多發問與討論,讓自己越來越能理解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的精隨。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10/1 圖書資訊學研究

專題演講一: 10/01(三)上午9:30-12:00
地點: 教育大樓3樓第一會議室
講者: 穆祥明教授 from Univ.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講題: Bibliographic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No Blames On Users (書目隱性語義索引: 使用者無錯)

心得與收穫: 在聽演講之前,看到是探討關於語義索引的標題就已經讓我昏了一半,因為這是在圖資領域中我一直感到排斥而且從來沒深入了解的領域。而且要接觸一堆數學公式和系統流程圖更是讓我一個頭兩個大阿!不過,在聽了穆教授的演講之後,我發現到其實探討的議題不是那麼的數理導向,而是著重在資料檢索的問題上。而這個問題在我大學的時候修資料庫檢索的課程時就有探討過相關的問題,老師常常告訴我們recall ratio和precision ratio的區別與使用者在使用資料庫的時候若下不同的檢索詞彙與關鍵字的時候,將會得到不同的檢索結果。因此在檢索過程當中要追求recall ratio或precision ratio時,就需要輸入不同檢索詞彙。但是對於一般的使用者而言,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透過詞彙的控制取得他們需要的檢索結果,所以,由使用者的知識所輸入的辭彙與資料庫系統中所認定的語義之前形成了落差,導致使用者無法取得所要的結果。

穆教授所做的研究即是透過潛在語義的連結,為使用者取得更多相關的資料,而不會因為語彙的不同而不能檢索到完整的結果。在穆教授的研究之外,在演講的過程中小蝶老師也與大家討論了為何一般人比較喜歡用yahoo而不是google來查詢資料?經過老師的講解之後我才知道原來yahoo是利用人工的方式控制檢索的關鍵字,統計出最常出現的關鍵字查詢,然後將檢索資料的排序依使用者的需求頻率做排列,這也符合了使用者檢索的習慣與偏好,因為他們要查的資料都會排在前面幾頁的檢索結果,這樣也就讓他們覺得yahoo的檢索符合使用者需求,也就造成了越來越多人在找資料的時候會優先使用yahoo查找。

但是對於另一群的使用者如:研究生、學術人員、或是需要查找專業領域的使用者而言,google確實比yahoo能夠提供更豐富的資料。就我的使用經驗來說,我常覺得yahoo無法提供太多學術性或專業性的資料,或是對於一些專業詞彙就無法提供正確的資料,反倒是google能夠提供較多有用的資料。但是在查詢一般性的資料時,像是一些時事性或是熱門的辭彙,我就覺得yahoo比較能夠提供即時的資料,而就會覺得google給的資料太多了,不知從何看起。如此的檢索結果的呈現讓我思考到我們在搜尋資料的時候應該如何決定我們要使用哪一個檢索工具才能得到最符合的結果呢? 就系統製作者的角度來看,都是希望能使用者能檢索到滿意的資料,但是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所追求的資料是不同的,有些使用者是希望資料越多越好,希望recall ratio高一些,但是有些使用者是需要符合需求,相關性的資料,因此他們希望precision ratio越高越好。如此一來,在使用者的詞彙之下,檢索系統應該如何設計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讓系統的語義與使用者詞彙結合以提供完整並精確的資料,這將會是個持續探討與研究的議題,相信在未來能有所突破!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9/24 社會科學研究法 {科學與研究}

一、課堂活動內容
老師要大家在白板上寫下大家在讀完教科書之後還不了解的三個詞彙,在大家都寫完之後,我發現到除了一些大家有共同疑問的名詞之外,還有一些詞彙對我來說是模糊或不清楚的。經過同學的分類後,大家的分類方式其實都不盡相同,但是分類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如何在這一堆詞彙當中能夠有組織性的分類與歸類。在經過老師的解說之後,我們知道這一些詞彙可以分成三大類,分別是科學哲學研究方法其他社會理論

二、學習的認知面
1. Scientific knowledge comes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2. 科學哲學(研究思想):包含社會現象、社會理論、主義等。
3. 研究方法(Basic concepts的問題):實徵(practical)、實證(positivism)為量化研究,如:縱貫性研究、評估研究等。
4. 如何能學好研究方法:理論與實作須兼顧,多閱讀相關文獻。
5. 研究方法在學習上有何困難之處:理論與理解理論的內涵,以及實作上的困難之處。

Ch.1 科學與研究
Ø 科學如何發生作用:使用特別的方法蒐集資料,資料是指實徵(empirical)的證據或資訊。資料是可以量化方式(以數字呈現)或質化方式(文字圖像或實物)呈現。
Ø 偽科學可視為未來科學,因為帶有迷思、幻想或希望的科學事實在未來有可能會被證實。
Ø 應該如何看待世界:存疑、誠實與共享,保持懷疑的態度面對世界。
Ø 研究過程的步驟是循環性的,非直線性的。
Ø 科學界的規範:客觀性、系統性質疑、公正無私、研究成果共有主義和誠實。
Ø 量化研究:探討客觀事實、驗證事實。
Ø 質化研究:建構想法、現象與過程。

三、學習的行動面
在上完今天的課程之後,發現到自己對於閱讀過的內容不是那麼的了解,除了老師上課已經解說過的一些詞彙之外,還有很多事我還不了解的,像是詮釋學、紮根理論、社會建構主義等等,在課後我想我需要再去查查看那一些是什麼意思,課文中的內容也透過老師上課後有比較了解的感覺,不過也是需要花一些時間在看一次,這樣才會對內容更加深刻!研究方法真的是一門很重要的一堂課,以後要認真讀書理解書本中的理論,然後取得實作的經驗多練習。

四、學習的感受面
課堂中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多閱讀論文是否有助於學習研究方法?」,一開始聽到這個問題讓我有點疑惑,因為我原本以為在閱讀論文之後會對於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會學習到很多實作上的經驗,而老師的回答是”不一定”,因為是要讀”好的論文”才會學習到正確的研究方法。在聽完老師的回答之後讓我感到非常的認同,因為現在的論文非常多,但是其實有一些論文並不是藉由嚴謹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的,這也讓我想到說現在論文的”質”其實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如果看到了不正確的論文其實反而是會誤導我們的認知。如果自己沒有學好研究方法,還會以為別人用的研究方式都是對的,這樣的學習是很危險的。除此之外,又讓我想到老師一直強調要有懷疑、存疑的研究態度,因此在我們看到任何文獻的時候我們不能一昧的相信文中所寫的都是對的而全部吸收,正確的學習態度是要能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於質疑自己看到或閱讀的內容。我覺得自己在獨立思考和存疑的能力還是不夠,之後應該要多培養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畢竟身為研究生是需要有研究的能力,因此在進行研究之前,我一定要先培養自己習慣於思考與懷疑的學習模式,這樣在往後的研究過程中才會擁有正確的研究方法與態度。

9/22 圖書資訊學研究&圖資領域圖

9/22 圖書資訊學之演進與意涵

今天上課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圖書資訊學的權威是誰?” “圖書資訊學科中有沒有一個大家一致認定的共識?”老師提出這個問題之後,大家認真思考之後,發現到大家不是想不出來有那一位權威,就是認為的權威都不一樣。在這個問題之後讓我開始思考到圖書資訊學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門學科,或是它其實不能算是一門學科而是專業技術?老師說現代學科的發展動力來自兩方面:(1)強烈的社會需求和(2)學科內部理論機制的活力,由這兩項的定義來看,圖資確實是可以被定義為一門學科。

而圖書資訊學這一門學科的存在原因為何?第一,就是資訊擷取(Information Access)的目的,因為時空與地域的限制,因此圖書館擁有資訊取用的功能。第二,即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的問題而造成資訊焦慮,在目前資訊爆炸的時代當中,如何在那麼多的資訊當中擷取有用的資訊也是圖書館存在的必要原因之一,最後,因為存在著越來越大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的問題,圖書館需要扮演教育的角色,圖書館所提供的各種個人化服務如:SDI、CCS等,還有其他的圖書館利用教育都是為了解決城鄉之間的數位落差問題。而利用教育的方法有三方面:由廠商、館員或是讀者來教育其他讀者。

◎ 成為學科的條件:
1. 理論基礎:重要問題、研究方法、應用價值
2. 學術社群:學校、學會或研討會等
3. 工作職場:相關的機構或公會
4. 社會價值:專業倫理,對個人、組織、社會的貢獻

◎ 圖書資訊學之演進
目錄學→文獻學→科學資訊→資訊檢索→資訊學→資訊科學→圖書館學→圖書資訊學

  1. 目錄學:收集的功能,collector,具學術性傾向
  2. 文獻學:(內在部分) content、metadata,文獻內容、型式
  3. 科學資訊:Vannevar Bush
  4. 資訊檢索:大量深度的社會化資訊技術應用,文獻(news)、系統(google)與使用者(yahoo)導向
  5. 資訊學:以資訊結構與特徵的研究為主
  6. 資訊科學:研究資訊的屬性與行為的學門( properties& behavior of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7. 圖書館學:其特性為收集書籍的場所

疑慮:- 缺乏理論,經驗知識居多- 板塊式的知識構成- 依工作業務發展出的知識

◎ 學習心得:

今天的課程內容主要是在探討圖書資訊學的學科意義與內涵,由目錄學慢慢演進,進而與科學結合,最後變成圖書資訊學,由圖書資訊學的演變過程可以發現圖資是一個相當多元化的學科,因此映證到當今的圖書資訊學領域相當廣泛,能夠與新的資訊加以結合,像是Web2.0、數位學習、數位出版等,由此可見圖資是個橫跨多個學域的一門學科。但是令人憂慮的是,我以前就常常遇到別人問我「圖資是在學什麼呢?」,每次遇到這一個問題都覺得很難以回答,因為我們學的科目很多元化,除了圖書相關的編目、管理或組織之外,我們也學媒體相關與電腦相關的課程,甚至在統計學或微積分也是我們有可能會接觸的科目,通常對方在聽完之後,都會覺得我們怎麼學那麼多,但是其實自己回想之後,發現到學過這麼多類的科目之後,對於每一個部份都只有淺薄的了解,並不像是資工系、統計系或是大傳系的學生學的那麼透徹與深入,我們感覺是都有學到,但是都只會那一科的皮毛而已。如此一來,我們與別人相較之下所謂的專業學科難道就只有圖書編目嗎?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學到許多跨領域的知識,圖資也可以與各領域的學科相結合,如:圖資與教育結合出數位學習。另一方面,圖資也是個不斷創新與進步的學科,透過與新的領域的結合,碰撞出更多的學術火花!

我的圖資領域圖: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9/17 社會科學研究法 {介紹}

上過了第一堂的研究方法之後, 深深覺得這是一門令人壓力頗大的課. 因為涵蓋的東西很多又很難的感覺, 光是美美老師要我們寫出我們對於研究方法的知識就讓我發覺自己會的東西還真是少, 只能概括性的說明一些問卷法啊訪談法那些粗略的東西. 深入的知識卻是一無所知, 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我要看的書和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要趕快找書來看了!!

不過除了課程之外, Free Mind倒是個我覺得很有用的軟體, 之前寫作文的時候老師常常要我們做brainstorming, 然後在紙上自己畫一堆圈圈, 現在有了這個軟體實在是方便很多又能讓筆記看起來很整齊又有組織性!! 我想這個筆記軟體非常的適合我!!

第一週的課程美美老師就跟我們說了研究方法的三要素, 也就是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為何.
一. Inquiry(including problems and questions): providing questions
二.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data research+data analysis
三. Findings: 研究結果

之後的課程內容應該就是會在更深入的探討研究方法!!希望我能順利並充實的度過這一門課!!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新學校新生活

開學已經第二天了,對於研究所好像還是不是那麼習慣,上課的環境也跟以前大不同,雖然離家裡很近,可是為什麼每次回家都那麼痛苦!!公車超難等的啦!!可惡!!